科学技术史学科体系结构浅论.pdf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技术史学科体系结构浅论.pdf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28卷 第4期(2007年):4-49—462 The Chinese Journalfor the Histor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1.28 No.4(2007) 科学技术史学科体系结构浅论 潜 伟 (北京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北京 1ooo83) 中图分类号 N092 文章编号 1673—1441(2007)04—0449—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沟通科学文 化和人文文化桥梁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得以再建制化,学科建设问题受到了较多的关 注¨ J。科学技术史学科的体系结构,既是在科学技术史教学和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 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多年来,学者们研究了自然科 学史的体系结构,从不同角度阐述该学科的分类,并探讨了各分支学科在科学史中的地位 和作用,以及科学史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为科学技术史学科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 础 J。但是,这些研究对技术史与科学史的区别和联系考虑不多,而近年来科学技术史 共同体内部的研究取向也有了很大变化,逐步融合的科学技术史各分支学科仍然缺乏共 同的科学范式,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技术史的学科体系结构,作此浅论以抛砖引玉。 1 一般学科的体系结构 学问分科的思想古已有之。《新唐书·儒学传》载:“白杨绾、郑余庆、郑覃等以大儒 辅政,优议学科,先经谊,黜进士,后文辞,亦弗能克也。”学科在这里的意思是学问的科目 门类。大约在20世纪初,中国学术界始用“学科”一词对应英文的subject、discipline等 词。 《辞海》中“学科”的定义为“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 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史学、教育学等。”我们可以认为学科是具有特 定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分支体系。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创生或者形成,之所以与其他学科 区别开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门学科具有特定的且与相关学科探察视角不同的研究对 象 。 科学知识体系的所有分支、部类都可以视为学科。显然学科是有层次的,有大学科、 小学科之分,有上位学科、下位学科之不同。查阅英文文献资料,少有学科体系结构(sys— tem or structure of discipline)的研究,也罕见对科学知识体系(system of scientific knowl— edge)的提法,更多的是对科学分类(classification of science)和科学层级(hierarchy of sci一 作者简介:潜伟,1972年生,江西赣州人,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技 术史、科学学与科技政策。 中 国 科 技 史 杂 志 28卷 ence)的讨论。对不同层次的学科,国外多用科学部类(scientific section)、学科门类(disci. pline section/sub·section)、学科群组(discipline group/sub·group)和基元学科(primary dis. cipline)等来描述,远不如我们流行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等来得简便。 世界组织和各国家对学科划分有着多种方式,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84 年)按照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农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进行分类;日本文部省 (1984年)以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综合领域进行划分;美国国家教 育统计中心研制的学科专业目录(CIP-2000)分为学术型学位教育(交叉学科、人文学科、 社会科学、理学)、应用型与专业学位教育(工学、医学、农学、教育学、法学、建筑学、艺术 学、新闻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图书馆学、神学)和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三类;中国 国务院学位办(1997年)颁布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 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12大门类的学科专业目录 。 在我国,除了国务院学位办以外,比较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 代码》、《中国图书分类号》都有各自的学科分类体系。不同部门根据各自需要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