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最推崇的版画家 珂勒惠支来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最推崇的版画家 珂勒惠支来了

鲁迅最推崇的版画家 珂勒惠支来了如果没有鲁迅,没有他推崇备至的珂勒惠支,中国版画不会有如此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审美基础 XX年深秋,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接到曾梵志电话。曾梵志兴奋地说,珂勒惠支要来中国了:12月,他将和中国艺美基金的工作人员到德国珂勒惠支博物馆挑选作品,争取把珂勒惠支的作品带到武汉巡展 有人说珂勒惠支是伟大的版画家、社会民主主义宣传家、悲观困苦的画手、宗教艺术家,甚至还有人说她是欧洲早期女权主义画家。鲁迅对她推崇备至:“在女性艺术家之中,震动了艺术界的,现代几乎无出于凯绥”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黄乔生说:“珂勒惠支作品在中国首次发表是1931年9月XX年9月,珂勒惠支博物馆馆长古德 XX年3月6日起,珂勒惠支的40件作品将在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武汉巡回展出。这次展览题为“我的孩子,春天来了”,这是1915年4月,刚失去儿子的珂勒惠支写下的诗句。珂勒惠支的中国孩子,这次都会来看她 文艺界的严父,美术界的慈母 1931年,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创刊。鲁迅看到德国书店目录上有珂勒惠支的《牺牲》,就把它寄给了《北斗》。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事。左联五烈士遇害,远在德国的珂勒惠支也加入世界文艺界的联名抗议。共产国际远东局秘书波兰人牛兰在上海被捕,珂勒惠支等人又致电请宋庆龄出面营救。鲁迅很感动:“她不但与周围的悲惨生活抗争,对中国也没有像中国对于她那样的冷淡。” 南京艺术学院李小山说:“珂勒惠支的立场就是鲁迅当时的立场,反对压迫、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本国统治阶级。”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副所长王明贤说:“珂勒惠支的艺术和俄罗斯艺术、俄罗斯文学一样,对命运的抗争是主题。五四以后,救亡与启蒙是两大主题,为人生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成了两大阵营。”而鲁迅和徐志摩,就是两大阵营的代表 鲁迅晚年编辑出版了《凯绥1936年,鲁迅抱病写了3000多字的序言,对每幅作品一一加以说明。1936年8月31日,病中的鲁迅还不忘托朋友内山完造致函在柏林的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寄出《珂勒惠支版画选集》,请他转给珂勒惠支 北京鲁迅博物馆还有半封珂勒惠支写给史沫特莱的信,信中说她收到了购买《织工》的30马克,并请史沫特莱转达她对鲁迅的问候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作家柯灵发现他清贫的家中最昂贵的就是墙壁上挂着的两张画:一张珂勒惠支的版画,张儿子海婴出生16日的油画像 黄乔生告诉《新周刊》,尽管鲁迅培养了很多青年作家,在文学界是“严父”,但在美术上,很少亲手创作的鲁迅,扮演的是慈母角色。“他指导木刻作者的时候更多显示了温情和鼓励。”徐勇民说,“如果没有鲁迅,今天的中国版画不会有如此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审美基础。” 1929年,鲁迅就先后编过《近代木刻选集》、《艺苑朝华》、《木刻士敏土之图》等画册。他还邀请日本专家举办木刻技法讲座,而供课堂上观摩的就有珂勒惠支版画 版画家江丰、李桦、胡一川等人,都是受鲁迅影响才放弃油画改作木刻。胡一川有名的《到前线去》就是1932年逃亡上海听鲁迅演讲后创作。1933年自学版画的李桦组织“现代版画研究会”,他寄画册给鲁迅请教,现在还能找到鲁迅给他的7封回信。而广州“现代版画研究会”1936年组织第二届全国木刻联展,鲁迅在上海抱病参观。“他活像一位母亲,青年的木刻作家把他包围起来,细听他的话,我也快乐极了,乘机偷偷地拍了一个照片。”摄影家沙飞在现场偷偷拍的照片,成为鲁迅和青年木刻家交流的历史见证 鲁迅一生清苦,对版画却不吝付出。1931年,他为胡一川的“一八艺社”木刻展捐出10块大洋;1933年,他在“援助东北义勇军木刻展览会”买了不少胡一川等标价一二毛钱的作品;黄乔生还提到,讲木刻技法的日本专家回国时,鲁迅赠送给他6幅珂勒惠支的作品 鲁迅说:“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鲁迅去世后,仍是木刻家的精神领袖。他们不少人弃笔从戎。李桦和学生赖少其直接参加抗日战争;彦涵在敌情紧张时拿起枪杆上前线;胡一川也始终把木刻当武器,他和诗人艾青关在一个监狱时,艾青写下《给胡一川》:“你用钢刀刻木刻,我用钢笔写诗篇” 影响中国至深的珂勒惠支 “珂勒惠支不是世界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但对中国革命、中国版画的影响却是最大的。”王明贤说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说,延安时期的作品,都有学习和模仿珂勒惠支的痕迹。那时延安条件艰苦,往往是画油画的找不到画布,画国画的没有笔墨纸砚,最不缺的就是木板。奔赴延安的美术工作者,都以版画创作为主 1938年,鲁迅艺术文学院在延安成立,江丰是美术部主任,胡一川、力群、张望是老师,古元、彦涵、罗工柳是学生。他们赴抗日根据地,为报纸画插图、连环画,办起《新华日报》华北版副刊《敌后方木刻》,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