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方文化异同.docVIP

从英汉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方文化异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英汉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方文化异同

从英汉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方文化异同摘要:死亡委婉语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而在不同的文化中就会有不同的死亡委婉语。所以在日常交流中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应该特别关注死亡委婉语。在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他们自己的对死亡的委婉表达,这些委婉语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起着很重要的角色,并且特定文化的死亡委婉语放映了这一特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为了能够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仅仅学习语言是不够的,外语学习者还要了解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而死亡委婉语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篇文章中我给出了一些死亡委婉语的例子,通过这些例子来谈论中英文化中的死亡委婉语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希望这些分析能给跨文化文化交际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 相似点 不同点 跨文化交际 前言 现在全世界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和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交流合作。在人们交流的过程中有些东西或事情是人们不愿意或者是有意回避直接提及或者说起的。直接提及关于这些话题会让人们感到不舒服或者让别人伤心,在这一情况下当人们不得不谈及这一话题的时候人们会采用含蓄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这些间接地表达方式或者委婉的表达用语会比直接的提及让人们感觉自然和亲近,并且不会触犯一些文化禁忌,更有利于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euphemism” 这个单词来源于希腊语. Eu的意思是很好,听起来很不错,而pheme的意思是用顺耳的词或者是礼貌的方式说出来的话语和言论。不同的学者也对委婉语给出了不同定义。Hugh Rawson (1981) 认为委婉语是一个社会基础的通用交际语,就起本身而论委婉语是一种人们内在焦虑,矛盾,恐惧和耻辱感的一种外在的显现,这些委婉语就像放射性同位素,观察这些委婉语就有可能看到我们的语言,文化中的一些曾经显现的东西和可能正在表现出来的一些元素。而Allan and Burridge 对委婉语的定义是委婉语被用来对一些不喜欢的表达的替代表达,委婉语的使用有时可能能够维护别人或者自己的面子。委婉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而且还是一种文化,委婉语可以反映出民族的传统的价值观,宗教和社会习俗。为了能够实现交际目的人们不仅需要了解特定文化中的委婉语而且还需要在交际中恰当使用它们。死亡委婉语是语言委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死亡是人们不愿意或者惧怕提及和谈论的话题,所以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当人们不得不提及死亡时人们用一些其他的词来暗示死亡。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用不同的词去暗示死亡, 例如在汉语中人们用“驾崩”、“大行”、“弃群臣”、“上西天”、“合眼”来暗示死亡. 而在英语中“pass away”、“depart from the world forever”、“go to the heaven”、“be with god”、“go to sleep forever”、“close ones eyes forever”等等. 在文章中我会列出一些中西方文化中死亡委婉语的例子来阐释我的观点。希望这篇文章能对跨文化交际者有一些帮助 中英死亡委婉语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相似点: 第一个相似点就是中西方大部分的死亡委婉语都带有说话者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褒义的贬义的和中性的。例如在汉语中人们有“为国捐躯”、“以身殉国”、“殉国”、“牺牲”、“仙逝”等褒义的词语,这些褒义词表达了我们对去世的人们的尊重和仰慕之情,而在汉语中也同样有贬义词例如“完蛋了、“见阎王”、“回老家”、“翘辫子”一命呜呼等词语,这些贬义词来表达人们对死去的人的厌恶和痛恨。同时在英语中有“be present at the last roll call”、“to be written off”、“ to fall”、“to fire ones last shot“、“lay down ones life”、“ to make the ultimate sacrifice ”来表达对死去的人们的敬仰之情。同样在英语中人们用“kick the bucket”、 “buy the farms”等词语来表达对死去的人的厌恶之情。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那些说英语的国家人们都对为国家为正义而牺牲的人们的尊重和仰慕,这些说明了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对爱国行为和正义之举的推崇。相反人们看不起和鄙视敌人和犯人 第二个相似点是在汉语和英语中都用身体的一些反应的来暗指死亡。例如在汉语中有“咽气”、“断气”、“气绝”等词语来表达生命的终结。在英语中有相应的表达例如“to breathe ones last”在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中人们只是用不同的身体部位的终结来暗示死亡。在汉语中人们通常用 眼睛和心脏来指示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