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孔子铜像和马丁雕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孔子铜像和马丁雕像

解读孔子铜像和马丁雕像XX年春节前后,两尊巨像吸引了人们的眼球。1月11日,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门,竖起了一座孔子铜像,高9.5米。2月1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竖起了马丁#8226;路德#8226;金(以下简称马丁)的雕像,高30英尺 两者并非有意为之,却颇多巧合。在时间上,两座人像的竖立前后只有一月之差。在人选上,对所在国的国民来说,两位都是名人。在中国,为什么是孔子,在美国,为什么是马丁,看来都进行了精心选择。在位置上,两座人像都竖立在国家的政治中心,这样的举措显然体现了国家意志。在目的上,都是为了弘扬国家的文化传统。孔子铜像的竖立,据说是为了弘扬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而马丁雕像的竖立,标志着美国黑人的梦想终于成真 然而我以为,二者的区别才是根本性的 首先是功能的不同,一个旨在批判,一个重在维护。马丁#8226;路德#8226;金是现行体制的反对者,他作为著名黑人民权领袖,领导了非裔美国人争取民权的运动,迫使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结束了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他在闻名于世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中指出:“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在拟写宪法和独立宣言的辉煌篇章时,就签署了一张每一个美国人都能继承的期票。这张期票向所有人承诺――不论白人还是黑人――都享有不可让渡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他批评政府:“今天美国显然对她的有些公民拖欠着这张期票。美国没有承兑这笔神圣的债务,而是开给黑人一张空头支票――一张盖着资金不足的印戳被退回的支票。”他还警告说:“在黑人得到公民权之前,美国既不会安宁,也不会平静。反抗的旋风将继续震撼我们国家的基石,直至光辉灿烂的正义之日来临。”与马丁的社会功能截然相反,孔子始终被历代统治者当作封建体制的维护者。在中国历史上,至少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孔子就已成为封建王朝对民众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几乎所有的统治者都喜欢“建设性”,至少不喜欢批判性,孔子就是一个以提“建设性意见”为职业的典型。按鲁迅的话说,孔子也曾为推销他的“产品”,低三下四地奔走于各国君主门下。然而,他那套方法,“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这也正是为什么孔子往往为统治者所欣赏、所推崇的根本原因 其次是奴役与解放,体现的是取向的不同。这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二者价值与信仰的分析。孔子所追慕的价值与信仰是什么,或曰他曾提供过哪些治国之术呢?简单地说,孔子主要的政治追求,就是建立和维护以“三纲五常”为标志的统治秩序,而其理论基点,经过历代门徒不断阐释与演绎,已成为今天的儒学或被扭曲了的“国学”的基本内容。如“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8226;阳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8226;泰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8226;滕文公上》)“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记#8226;曲礼》),等等。这种宣扬官贵民贱、官智民愚、官管民从、官享民供为天经地义的东西,从根本上讲,只是为皇上制造更多的奴隶与“醉虾”。 这对于保障封建王朝的皇基永固,国祚长久,显然是有益的,却是以牺牲和剥夺民众的基本权利为代价的。在形式上,孔子的徒孙叔孙通,按传统儒家礼仪为汉高祖刘邦设计了一套朝仪。通过这套仪式,出身沛县“乡镇干部”的刘邦,才真正体会到当帝王的无上尊荣,不禁感叹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资治通鉴#8226;汉纪三》)这意味着,儒家通过“程序”进一步强化了君主制度。马丁却恰恰相反,他作为当时美国社会中被压迫、被侮辱的群体的一分子,他的思想与追求,始终是以保障和实现广大民众,特别是美国黑人群体的平等权利为依归的。他说:“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他以“非暴力”、“直接行动”的斗争理性,坚持不懈地唤醒黑人群众的平等观念与权利意识,以首先实现黑人群体挣脱自身心灵枷锁为目的。经过包括黑人群体在内的美国民众的不懈斗争,他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再者是和谐与悖离,体现了与国家关系的不同。两座人像坐落在国家的政治中心,不可能不考虑与国家奉行的政治哲学的关系。与马丁相伴的另外两尊雕像,一是杰弗逊,一为林肯。杰弗逊是美国国父之一,《独立宣言》的重要作者。他在《独立宣言》中提出的人人生而平等,人具有不可剥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以及政府必须经人民的同意而组成,应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等著名思想,有力地推动了人类要求独立与进步的斗争,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马丁在演说中就多次引用了宣言的思想。如果说杰弗逊的贡献主要体现于文献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