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巫术仪式中我国民间舞蹈
论巫术仪式中我国民间舞蹈[摘要]中国民间舞蹈的产生与发展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很浓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而巫术仪式是世界各民族童年时期的一种原始宗教性的文化活动。巫术仪式中的舞蹈是中国民间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巫术;仪式;民间舞蹈
[作者简介]陈鸿,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讲师,湖南陈鸿410012
[中图分类号]J7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XX年时期的一种原始宗教性的文化活动,尤其以苗族、瑶族为最。《尚书“今征之古史,苗瑶盖为中国巫教的首创者,今汉族通行的道教、巫教犹有往茅山(苗山)学法之说,是可证明。”乾隆《贵州通志》卷7载:“苗族俗尚巫鬼,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姓家则有小鬼主。”现存苗族的巫术仪式性舞蹈也很多。如湘西苗族的《接龙舞》,桂西北苗族《舞纸马》,贵定苗族《雷公舞》,黔东南苗族《马刀舞》,黔西北苗族《神鼓舞》,广西融水苗族《拉鼓舞》等。《接龙舞》反映了苗族图腾与祖先崇拜的观念。传说龙是苗族祖先蚩尤的化身。祭祀过程中主要是跳接龙舞、唱接龙歌。跳舞时一般由领舞者(巫师,扮龙师)一人在前手持瓷碗带头,后跟两人各执红绿旗一条,做成龙形,随后,一群秀美的苗家姑娘身着盛装,右手打伞,左手执花帕,跟着领舞者翩翩起舞,不时旋转手中的伞,表示龙随雨来。在舞蹈的路上,还要插上无数面彩旗,作为引龙归家的标志。接龙舞的动作有翻龙身、龙穿花、跳龙门、龙抢宝等。广西融水的《芒蒿舞》,在神话传说中,芒蒿是保护神和生育神。芒蒿由脸上戴着木版雕成怪样的假面具,身上用稻草灰涂得乌黑的舞者扮演。跳芒蒿舞的目的在于消灾免难,多子多孙,举族繁衍,故在跳芒蒿舞的过程中有芒蒿追逐妇女性交的象征动作。湘西苗族的《跳香舞》虽然是苗族先民祭祀五谷之神的原始祭祀性舞蹈,但是,具有浓郁的巫术性质,舞蹈时由一高冠阔衫的巫师吹牛角于前引导,一童子携灯随行,参舞的男女也随即步履相蹑,绕殿堂前的蒲团三匝,而后,按着八卦中的八种自然现象:天、地、山、泽、水、火、风、雷的八个部位循走。巫师左手挚绺旗,右手持水牛角,边走边舞,初缓,后牛角声突起,敲锣击鼓应之,于是,随着乐器的节奏翩翩起舞,围观的人也随之欢笑起舞,以乐诸神
现在尚在很多地方流传的傩戏傩舞,就具有很强的仪式性。傩是一种与人类巫文化紧密联系的文化事物。它同人类生命与生存紧密相连,在古代它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今天,它仍渗透到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一些方面。现存于贵州、湖南等地的傩戏如撮泰吉、地戏、傩堂戏都有极强的巫术仪式性质。傩戏之所以为傩戏,在表现形式上都有“逐傩”的含义和意味。即驱逐鬼神和瘟疫的内容。傩堂戏的逐傩含义和意味最浓,在傩堂中,它不仅仅有傩戏,同时还有傩祭、傩仪、傩技的相互关联和存在。多数傩戏中的表演都有性的意味和表达,并且都把这种性的表现视为一种巫术力量和仪式力量,认为它们的出现会促进性能力和人类繁衍。邓钧《土家族傩坛信仰及其仪式音乐研究》对黔东南傩坛仪式音乐活动作了一个归纳:
由表1可见,傩舞具有的巫术仪式特点。
根据周显贵的调查,在今天安徽贵池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一还有傩戏表演。整个仪式分三部分:启圣仪式、傩戏表演、送神仪式。在启圣仪式中有迎神的内容,迎神卤簿(仪仗队)到河边水口进请二郎神牌位,供于宗祠内,烧香、鸣炮、行祭礼,一长者吟诵祭词。然后,族长为二郎神作仪式性表演,舞滚灯,锣鼓齐鸣。紧接着几名男子与族长共同跳起傩舞《舞滚灯》。傩舞在启圣仪式中表演,是请神仪式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巫术仪式特征
古代越人的巫术信仰与巫术活动也很隆盛。《汉书“是时既灭两粤,粤人勇之乃言粤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后世怠慢,故衷耗。乃命越巫立粤祝祠安台,天坛,亦祠天神帝百鬼,而以鸡卜。上(汉武帝)信之,粤祠鸡卜自此始用。”所谓“灭两粤”,是指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和公元前110年灭南越与闽越。汉武帝灭两越得越巫,从而在朝廷中开始用鸡骨卜。“鸡卜”至今仍流行于黎族民间,是黎族社会中最普遍的一种占卜术。越人巫术活动也伴有乐舞。壮族与黎族是古代百越族骆越支系的后裔。壮族女巫称“巫婆”,男巫称“魔公”。流传的《舞求》就是一种巫舞,巫婆手拿“啶叮”,边弹边唱,动作由慢到快,情绪激昂,或与围观者对唱通宵,气氛十分活跃。又如《天琴舞》中的舞蹈程式有:“起坛清师”、“仙女下凡”、“仙女欢舞”、“圆圈琴舞”、“送师归天”等等,自始至终贯穿着三步一转的轻盈舞步,动作柔和,具有浓郁的巫风色彩。同样,在黎族中有《面龟壳舞》就是一种“道公”举办驱鬼消灾法事中跳的舞蹈。流传于乐东县大安乡黎村中的《招魂赶鬼舞》则是由“娘母”(性质同“巫婆”)跳的一种祭祀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A4直接打印版.docx VIP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及维护技术PPT课件.pptx VIP
- 【中职】高教2023版 世界历史第2课 古代希腊罗马 PPT课件.pptx VIP
- DB32_T4725-2024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pdf VIP
- Kaierda凯尔达 KC20机器人操作说明书.pdf VIP
-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课件.ppt VIP
- 锚固剂参数、规格与安装说明.doc VIP
- 2025年安徽省第七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粮油保管员赛项)备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_(粮油)仓储管理员备赛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最新锅炉工资格完整考试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