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形协调方程 补充方程 P A/ 图示结构,A1=A2=A3=200mm2, [?]=160MPa,P=40KN,L1=L2=L .试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校核各杆的强度。 例14: (1)三杆的材料相同,即E1=E2=E3=E (2)杆1、2为弹性杆,且E1=E2=E,杆3为刚性杆。 解: 变形协调方程 P N1 N3 N2 P C C/ C 450 (1) (2) (3) 满足强度条件 P N1 N3 N2 P C C/ C 450 (1) (2) (3) 变形协调方程 补充方程 满足强度条件 C 450 (1) (2) (3) P C/ N1 N3 N2 P C (2) 杆3为刚性杆。 P 例题15:已知:杆长为L,横截面面积为A弹性模量为E。 求:在力P作用下杆内力。 解: 变形协调方程 补充方程 总 结 (1)列静平衡方程 (2) 从变形几何方面列变形协调方程 (3)利用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列补充方程 (4)联立平衡方程、补充方程,即可求未知力 (5) 强度、刚度的计算与静定问题相同 例题16:图示:钢杆1、2、3的面积均为A=2cm2,长度L=1m,弹性模量G=200Gpa,若制造时杆3短了?=0.08cm。试:计算安装后1、2、3杆的内力 解: 变形协调方程 装配应力: ? 1 2 3 C B A 300 A/ A// 例题9 : 图示结构AB为刚性杆,CD为弹性杆, 并在其上装有杠杆引伸仪,在荷载P的作用后,引伸仪读数为n。试计算荷载P的大小以及B点的垂直位移fB。已知:引伸仪的标距为a,放大倍数为k,材料的弹性模量E,杆的横截面面积A。 解: P D A C B L L L B/ C/ P D A C B L L L B/ C/ 例题10:挂架由AC及BC杆组成,二杆的EA相同,C处作用有载荷P。求:C点水平及铅垂位移 解: C/ A C B P a a a 主要仪器设备: 万能试验机 卡尺 直尺 千分表等 试验条件:常温、静载 第六节 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 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受力作用后在强度、变形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试件: (一)拉伸实验 1、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1、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韧性金属材料 低碳钢的?--?曲线: 整个拉伸过程分为: (1)OA/--弹性阶段 (2)BC--流动阶段 (3)CD--强化阶段 (4)DE--颈缩阶段 弹性阶段 1 弹性阶段OA/ ?e 弹性极限 ? 拉伸曲线的四个阶段 ?p 比例极限 1 弹性阶段OA/ * 应变值始终很小 * 去掉荷载变形全部消失 *变形为弹性变形 斜直线OA: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变化—虎克定律 微弯段AA/:当应力小于A/应力时,试件只产生弹性变形。 直线最高点A所对应的应力值---比例极限?P A/点所对应的应力值是材料只产生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值—弹性限?e ?P与 ?e的值很接近,但意义不同,计算不作严格区别 ? 拉伸曲线的四个阶段 2 流动阶段 流动(屈服)阶段 ?s 屈服强度 2 流动阶段 *应力超过A点后,?-?曲线渐变弯,到达B点后,应力在不增加的情况下变形增加很快,?-?曲线上出现一条波浪线。变形大部分为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试件表面与轴线成450方向出现的一系列迹线 流动阶段对应的应力值—流动限?S ?S:代表材料抵抗流动的能力。 ?S=PS /A(元) 低碳钢 塑性材料拉伸时为什么会出现滑移线? 3 强化阶段: *该阶段的变形绝大部分为塑性变形。 *整个试件的横向尺寸明显缩小。 D点为曲线的最高点, 对应的应力值—强度限?b ?b=Pb/A(元) 4 颈缩阶段: *试件局部显著变细,出现颈缩现象。 * 由于颈缩,截面显著变细荷载随之降低,到达E点试件断裂。 ?b :材料的最大抵抗能力。 总 结: 四个质变点: *比例限?P: 应力与应变服从虎克定律的最大应力 *弹性限?e: 只产生弹性变形, 是材料处于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流动限?S : 表示材料进入塑性变形 *强度限?b : 表示材料最大的抵抗能力。 衡量材料强度的两个指标: 流动限?S 强度限?b 变形性质 (一) 延伸率: L:标距原长 L1:拉断后标距长度 (二) 截面收缩率: A:实验前试件横截面面积 A1:拉断后段口处的截面面积 延伸率 ?、截面收缩率 ? 衡量材料塑性的两个指标。 2、卸载与冷作硬化 2、卸载与冷作硬化 将试件拉伸变形超过弹性范围后任意点F,逐渐卸载,在卸载过程中,应力、应变沿与OA线平行的直线返回到O1点。 当重新再对这有残余应变的试件加载,应力应变沿着卸载直线O1F上升,到点F后沿曲线FDE直到断裂。不再出现流动阶段。 冷作硬化:在常温下,经过塑性变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二期工程曾家站至九曲河东站报告书.pdf
- 肉牛的养殖技术课件.ppt
- 食堂蔬菜、水果、肉蛋水产类、粮油副食调料类等食材采购、配送服务投标书.docx
- 中国政治制度史.ppt
- 基于MATLABSimulink的电力电子、电机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docx VIP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推荐一本书》精品课件.pptx
- 绍兴市柯桥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2023年版).docx VIP
- ROS机器人考试测试题1.pdf VIP
- 西南交通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标准答案.docx
-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UML综合实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