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308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潍坊市308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pdf

2008年第17卷第2期潍坊市3 08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事组织 刘玉华,魏金风,孙晓凤 (山东省潍坊市药品检验所,山东 潍坊 261041) 摘要:目的 了解潍坊市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分布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发挥ADR监测工作的指导作用。方法 利用 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方法,按患者性别、年龄、地区分布及ADR的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结局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080例ADR 中,排在前1O位的药品抗微生物药物占7种,1 376例。排在第1位的是喹诺酮类抗茵药物,病例报告中以氧氟沙星最多,第2位是头孢曲 松类药物,第3位是头孢噻肟。结论 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尤其对抗微生物药物和静脉用药可能引起的严重ADR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抗微生物药物;静脉用药;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9.3;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31(2008)02—0047—02 新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潍坊 131例;寒亭区7例(O.23%),每百万人口21例。可见,潍坊市 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不断发展,报告意识逐步增强,报 ADR报告率各县市区分布不均,最高的是安丘市,全市每百万人口 告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为全面了解潍坊市ADR情况,避免或减少 ADR病例平均为364例,最多的奎文区为每百万人口740例,最少 ADR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笔者对潍坊市ADR监测中 的寒亭区为每百万人口21例,县市区之间差距较大。安丘市在 心2006年3 080份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报道如下。 ADR监测工作中重视宣传培训,深入基层指导ADR监测,故上报 1 资料与方法 数量最高,每百万人口ADR报告病例平均为478例,达到了国际 对2006年1月1 Et至2006年12月31日各县市区以书面形 标准(不低于每年每百万人口200~400份)。统计显示,市区(除奎 式上交的ADR报告共3 080份,经市ADR监测中心核实、分析、评 文区)上报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报告来自县市,这是因为各区建 价后,向国家ADR监测中心上报。笔者利用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 局时间较晚、人员不足,且没有较大规模的医疗机构,ADR监测工 选方法,按患者性别、年龄、地区分布及ADR的临床表现类型、给 作相对滞后。 药途径、结局等进行统计分析。 ADR报告上报单位分布:医疗机构2 566例(83.31%),药品 2 结果与分析 经营企业508例(16、50%),个人上报6例(0.19%),药品生产企 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患者男1 631例,女1 449例,男女比 业0例。可见,绝大多数ADR报告来自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报 例为1.13:1;年龄最小35 d,最大93岁。各年龄段患者分布情况 告为零;另外,市内较大规模医疗机构报告数量偏少且分布不匀。 为,0~10岁323例(10.49%),11~20岁158例(5.13%),21~3O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误认为ADR与药品质量有关系,担 岁463例(15.03%),31~40岁562例(18.25%),41~5O岁480 心上报后会影响市场销售及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医疗机构怕引起 例(15.58%),51~60岁 510例(16.56%),61~70岁 307例 医患官司,影响经济收入而不愿上报,致使ADR出现漏报或瞒报。 (9.97%),70岁277例(8.99%)。可见,ADR的性别差异不明显, 患者给药途径分布:静脉滴注1 954例(63.44%),口服994例 各年龄段均可发生ADR。以31~4O岁的青壮年人群发生率最高, (32.27%),局部外用52例(1.69%),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