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因怎样骗盗了敦煌文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斯坦因怎样骗盗了敦煌文物

斯坦因怎样骗盗了敦煌文物近100年前的XX年旧历5月,遥远的甘肃省最西隅的敦煌县,也发生了一件后来震惊世界的大事,那就是封闭了800余年,藏有5世纪到11世纪的古文书5万余件、绘画1000余件的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 然而,这个重大发现在当时却悄然无声,鲜为人知,直到1907年,一个外国学者从这里骗盗了数千件文书、绘画。运到英国,这才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 这个外国人,就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 这次骗盗的经过,在最近翻译出版的斯坦因著的5大卷《西域考古国记》里,有他自己的得意非常的详细记述 1907年5月下旬的一个炎热的白天,敦煌县东南的莫高窟(又名千佛洞)的一座石窟中,一星微弱的灯光在摇曳。四野荒凉,寂静无人,只有风儿吹过鸣沙山激起沙粒的阵阵响声。“随我来。”持烛的中年道士低声说。他个头不高,浓浓的眉毛,神情诡秘紧张。他就是莫高窟一座道观里主持香火的王圆篆,身后是一个鹰钩鼻子、眼睛深凹的矮个结实的洋人,这就是匈牙利人(后入英国籍)马克进到用砖封闭的密室门口,悄声说道:“进去看看吧。”那砖已被王道士扒开了。斯坦因站在门口,借助烛光向昏暗的密室望去,啊,那一丈见方,六尺多高的狭小石窟里,一束束的古代文书成捆成捆地从地上一直摞到顶上,足足有几万件,室内只剩有可容两个人立足的空间了。面对如此丰富的文化宝藏,珍稀的无价之宝,斯坦因不禁目瞪口呆 斯坦因是王道士准许的第一个进入密室的外国人,也是第一个从王道士那里骗取了大量敦煌文物的外国人。这个密室和文物是王道士发现的,他认为,是神佛的旨意要他看守这些经卷,所以,他守口如瓶,秘不示人。但是,他又怎么会给一个外国人大开方便之门呢?斯坦因耍了哪些花招赢得王道士的信任呢?这得从王道士发现莫高窟藏经洞说起。首先,还得说说莫高窟开窟造像的由来 莫高窟坐落在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要冲的城市敦煌东南25公里鸣沙山的崖壁上,自公元366年(前秦建元二年)起,历代的佛教徒们不断在这里开窟造像,此地便逐渐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圣地。第一个开窟造像的是僧人乐亻尊 。 公元366年的一天,他在敦煌城郊散步时,无意间走到了鸣沙山东麓,忽见山顶空中一片金光灿烂,似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显现。啊!这不是佛祖显灵吗?看来,这里是一方圣地呀!于是,他招募工匠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开凿了第一个石窟,这就是莫高窟建窟之始。其实,乐亻尊 哪里知道,那金光同佛像,只不过是大气中光线的折射作用所形成的自然现象,如同海市蜃楼的现象一般。这种充满佛教色彩的说法传开以后,不久有个禅僧法良在乐亻尊 所开的石窟旁边又开了一窟。此后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回鹘、西夏、元等一千年十几个时代的佛教徒不断开凿,在一千六百多米长的断崖上,形成了上中下几层似蜂房般的石窟群。至今,其中的492个洞窟中,存有三千多身彩塑,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画,还有五座唐宋木构窟檐,是我国古代一座瑰丽宏伟的艺术殿堂,举世无双。但是宋元以后,由于丝绸之路的没落和战乱等其他一些原因,这里的佛教日趋衰落,莫高窟也逐渐湮没无闻 至于藏经洞,那是在11世纪封闭的。为什么放置了那么多东西又加以封闭,因为没有文字记载,只好推测。一说是为了防备战乱。一说是放置废弃不用的物品。不管怎样,藏经洞的门被砌上了,并在窟口绘上了壁画,丝毫不露痕迹,不久就被人遗忘了。这一遗忘,就是八百多年。这也许是幸事。当藏经洞的小门被王道士发现打开时,洞内的大批文书绘画已经是极为珍贵的国之瑰宝了 王道士原来是个当兵的,退役以后出家当了道士,四方化缘度日。来到敦煌以后。在莫高窟定居下来。莫高窟虽说是佛教洞窟,但在重修的洞窟中,有些已增添了道教的内容,何况民间对佛道不大区分,常常一起供奉,所以王道士在佛教石窟中建立道观,人们认为很平常,还不断有人请他做道场、礼忏、祈福、香火日盛。王道士是个虔诚的信徒,他化缘的钱财不少,自己却过着俭朴的生活,一心一意要按照道教的规格重修和改造他所掌握的那些洞窟。首先是雇人清除洞里的积沙 藏经洞是怎样发现的,有一些大同小异的说法,其中的一个是这样的: 1900年旧历5月26日清沙工作进行当中,人们发现现在编号为第16窟的甬道北壁墙上有一条裂缝。休息的时候,一个姓杨的雇工用芨芨草点燃旱烟袋以后,顺手将芨芨草插到身后的那条裂缝里。谁知越插越深,插不到底。杨某用手敲敲洞壁,听声音里面好像是空的。杨某告诉了王道士。当天晚上,王道士便和杨某沿着裂缝,去除了第16窟封闭处的封泥,打开了洞口,发现里面原来还有一个小窟,举世瞩目的敦煌藏经洞(现在编号为17窟)就这样被发现了。王道士并不知道所藏文物的真正价值,但他意识到是稀世珍宝,便请敦煌城内的官绅前来参观,企图引起对莫高窟的重视,以便获得更多的钱财重修石窟。但是,无人识货。直到1903年金石学家叶昌炽(时任甘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