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顺口苏军烈士陵园掠影
旅顺口苏军烈士陵园掠影驱车沿着风光旖旎的海滨大道,前往大连旅顺口的苏军烈士陵园,绕过著名的白玉山,进入一条巷道后,老远我便看到了那尊在大连市斯大林广场(后改称人民广场)耸立了近半个世纪、1999年4月才迁移至此的苏联红军战士铜像。铜像的后面是完全由紫色花岗岩彻成,高8.5米、宽13.7米,门垛上装饰着花环、红旗、五角星等各种精美浮雕图案的,体现俄罗斯建筑艺术风格的陵园正门
1898年,沙俄强占大连后,在这块叫三里桥的地方破土建起了公墓,用于安葬死亡的官兵和侨眷,一些西方传教士和身份不明的外国人死后也多葬于此,当地人称之为“沙俄坟”
1904年,日俄战争旅顺口争夺战结束后,这里又成了俄国阵亡的2万多名官兵的安葬地,陵园的规模于是大了起来。战胜国日本为战败国沙俄修建了12座合葬墓,每座合葬墓前的十字架形墓碑上,都刻有“露兵之墓”4个字。“露兵”由俄语“露西亚”而来,意思是俄罗斯,即俄罗斯兵之墓。每个墓穴里少则葬有几十具尸骨,多则埋有几千具,基本上是按同一作战地点的死者为单位进行掩埋的,如在东鸡冠山北堡垒和盘龙山西堡垒的322名战死者,在XX年战争之惨烈由此可见
1945年8月,战胜了德国法西斯的苏联红军挥师东进,横扫日本关东军。同月22日,苏军贝加尔湖方面军副司令伊万诺夫中将乘坐军用运输机降落在旅顺口土城子机场,接受了日本旅顺口守备司令小林海的投降,从此开始了苏联红军驻防旅顺口10年的历史
为了安葬与日作战而牺牲的烈士,苏军在原沙俄公墓的基础上扩建了东部陵园,后来苏军驻防旅顺口期间,亡故的官兵及家属,还有为支援抗美援朝作战牺牲的苏军飞行员的遗骨也都安葬于此,共计XX年公墓保持比较完好,初建时的欧式低矮红砖围墙,还有雕花铁门以及小巧玲珑的教堂依然存在,松柏、芙蓉、白杨、垂柳、槐树等,遍布幽静的陵园,原本大部分墓碑上是镶嵌有死者照片或瓷像的,由于岁月的冲刷,加之上个世纪我国那场十年浩劫,留存至今的照片和瓷像已寥若晨星,人们只能凭借那残留的痕迹去揣思亡者的遗容。望着墓碑上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母,我的内心凭增了几分遗憾,当年念中学时,学校开了俄语课,可惜自己没有认真学,倘若那时下功夫掌握了这门语言工具的话,今天岂不就可以多了解这里的奥秘吗?
战争是残酷的,在日俄争夺旅顺口战役中获胜的日本人,在标榜自己“人道”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污辱一番战败者。1907年10月,一座由日本政府出资、专门为俄军阵亡官兵修建的纪念碑在12座“露兵之墓”当中落成,该碑采用了欧式建筑风格,由花岗岩砌就,白色石柱上用俄文刻着:“这里是在保卫阿尔杜尔港(即旅顺口港――作者注)的战斗中悔过的、阵亡的俄罗斯士兵的遗骸”字样,碑的左边用汉文刻着“旅顺阵殁露兵将卒之碑”10个字,右边则刻着“大日本政府建之”的字样。这些得意洋洋的日本人不会想到,仅仅过了不到40年,他们就挨了俄罗斯官兵的后代们重重的一拳,乖乖地举起了双手;他们也不会想到,仅仅过了不到40年,他们当年立下的这些石碑,连同俄国政府当年建的“日俄战争纪念碑”,都成为了帝国主义侵略与瓜分中国的历史见证
纵看整个陵园布局,大致可分东、西两个部分,陵园西部是1945年前建的老区,也就是当地人们所称的“沙俄坟”,以合葬墓为主干,其它墓并非有序排列,显得有些散乱,墓碑标志大都是东正教的十字架,表现了浓郁的宗教色彩。其中的一处“情人墓”向人们诉说着一段并不久远的爱情故事:一位名叫瓦西里耶夫的沙俄炮兵少将在日俄战争中负了重伤,在一位年长他十几岁的女护士耶莉诺娃的精心照料下,使他告别了死神。两个人在战火中产生了感情,战争结束后两人都没有回国,在旅顺口过起了隐居生活,但是一直没有结婚。1935年,瓦西里耶夫去世了,耶莉诺娃倾其所有,为之建了一座豪华的黛色大理石墓。到了1946年,86岁的耶莉诺娃去世时,已是一贫如洗。临终前,她央求邻居一定将其安葬在瓦西里耶夫的身旁。好心的邻居满足了她的这一愿望,并集资为她修了一座沙石墓。如今,这两座并排相连的墓穴,成了凭吊者谈论的一个热点
陵园东部是1945年至1955年由苏联红军建造的烈士陵园,红军烈士和家属除极少部分安葬在陵园西部外,绝大部分安葬于此。红军官兵的墓按着级别大小建造而成,式样基本统一,排列有序,犹如一个受阅的方队,制作精美、高大庄重的红军战士合葬墓坐落于这个方阵的中央,格外的醒目。这里的墓碑集中体现了俄罗斯民族艺术风格,顶端大都刻有一颗红色五角星,部分墓碑上还有一些装饰,分别表明了烈士生前所在的军兵种。比如飞行员的墓碑上刻着飞机,海军的则是铁锚,工兵是两个交叉的斧头,炮兵是交叉的炮弹。有一座墓碑好似烟囱,原来它的主人是一名锅炉工
人们从这些耸立的墓碑上标明的亡者生卒时间,可以发现长眠于此的苏联红军军官的年龄,最年长者也不过五十出头,战士们大都是二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迅达3300AP电气原理图(中文精简版).pdf VIP
- (精品)《雨人》中英文台词剧本完整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2024)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上市公司应对证券民事索赔100问.pdf VIP
- 【继续教育】水质PH(每日一练).pdf VIP
- Lenovo联想 服务器 ThinkServer TS560 说明书.pdf
- Q/GDW 364-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doc VIP
- 社会保障学 高教版 第16章--扶贫开发.ppt VIP
- 《2和5的倍数的特征》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VIP
- 甜梦口服液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对比.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