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乡村教育运动和历史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晏阳初乡村教育运动和历史启示

晏阳初乡村教育运动和历史启示[摘 要] XX年代,晏阳初倡导的乡村教育运动,核心是通过在农村推行“四大教育”来实现“民族再造”之重任。他在充分调查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真知灼见,对当今现代化建设仍有诸多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晏阳初 乡村教育 运动 借鉴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与实践者。1943年,他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人被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XX年代蔚为壮观的乡村教育运动更有其开先河之功。他在乡村教育方面所做的一些有益探索,对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一、乡村教育运动的概况 (一)时代背景 XX年代的中国,军阀混战不断、匪患遍地、自然灾害频发,广大农村遭受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双重压榨,农业生产萎缩,农民生活恶化,农村经济濒临崩溃,“中国农村的黑暗,算是达于极点”[1]PXX年积累而成的很复杂的病,而且病至垂危,有无起死回生的方药的问题”[2]P67。这个问题比其他任何问题“都严重、都根本”,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那么对于其他问题的一切努力和奋斗都是白费力气,自做牺牲。而中国是“以农立国”,85%以上的人口是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其“蕴存着无限的力量,是复兴民族建设国家的根本”,农民的智慧不开发,农村不发展,中华民族就不能真正繁荣富强。乡村教育运动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兴起的。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使农民祖祖辈辈受苦受难,不能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这不是他们的过错,也不是他们缺乏才智,而是无教,他们是中国最大的脑矿。我们搞平民教育就是在开发脑矿,开发民力。”[2]P325中国的乡村教育运动,担负着“民族再造”的使命 (二)主要内容 1、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在乡村教育实践中,晏阳初从一开始就注重从农村社会的现实出发,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他号召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和农民们一起劳动和生活,在农村要“换上一副农夫眼镜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3]P221-222。只有这样,乡村工作者才能感受到农民的痛苦,了解农民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服务。为此,晏阳初亲自携妻将雏迁到河北定县的农村从事乡村工作。在他的倡导下,一大批中高级知识分子,包括大学教授、留洋博士,纷纷舍弃了城市相对舒适的生活条件和优厚的待遇,以“宗教家”的奉献精神投身乡村教育运动,时称之为“博士下乡”。这种首开风气之先的壮举,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对“学而优则仕”的封建官本位意识的彻底决裂与超越 通过调查,晏阳初认识到,“农村的问题千头万绪,但最基本问题是农民普遍存在愚、穷、弱、私四大病害”[4]P54,这是中国农村贫困落后的原因,也是中国衰败的原因,有这些基本缺点,任何建设事业都谈不上 2、推行四大教育。晏阳初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四大病害”,就须实施四大教育,即“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农民的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农民的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农民的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农民的团结力”[3]P434。只有具备了这四种“力”,才能在国家将亡的今日有救国图存的能力,才能在这“唯力是视”的世界谋生存。文艺教育,是从文字与艺术教育入手,使农民认识基本的文字,得到求知识的工具,促进文化生活,并能了解和欣赏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为此,晏阳初带领大家根据定县农民的文化情况,先后自编了多种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教材,并开展民间绘画、话剧、戏曲等文艺活动,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生计教育,是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工业各方面着手,以达到农村经济建设的目标。把文化教育与科技的传授融为一体,使教育内容、方式、途径尽可能结合农民“生计”之需要。在实验中,兴办农场,推广先进技术与良种,组织合作化,创设了实验巡回生计训练办法,其中分“生计巡回学校、表证农家及实施推广训练”三个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教育制度;卫生教育,一是改善和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将治疗和预防结合起来;二是建立一种适合农村需要的卫生保健制度。晏阳初在定县普遍宣传卫生知识,建立了由村到县的医药卫生保健组织和制度;公民教育,是要“激起农民的道德观念,施以良好的公民训练,使他们有公共心、团结力,有自决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张,有最低限度的公民常识、政治道德”[2]P56。在实验中,他们编写了《公民道德根本义》、《公民道德纲目》等公民教育材料,来进行农村自治与公民活动的指导 3、采用三大方式。晏阳初认为,实施“四大教育”应采取“学校、社会、家庭”三种教育方式相结合,其目的是“使整个社会尽是教育的环境,以免一曝十寒之弊害”[2]P80。学校式教育,是指面向青少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