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俊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汉俊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

李汉俊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 李汉俊是中共一大13名代表之一,中共一大就是由他积极召集,并在他哥哥李书城家里召开的,如今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当时被称为“李公馆”。一大召开后不久,陈独秀由广州回到上海主持中共中央局工作。可李汉俊与陈独秀、张国焘政见不和,还同张国焘产生了矛盾,书生味十足的李汉俊一气之下离开了上海,去了武汉,从此便脱离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将其“开除”出党。可3年之后,国民党右派分子的大屠杀仍然没有放过他,1927年12月17日,他在被抓捕仅几个小时后就被枪决 历史已过去了70多年,李汉俊也慢慢为人们所淡忘,但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连与他矛盾重重的张国焘后来也称他为“我们中的理论家”、“最有理论修养的同志”;他主持的《星期评论》被瞿秋白称为“共产党的细胞”;董必武多次称李汉俊是他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老师;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评价那时的李汉俊时说:“中共成立初,李汉俊在党内地位仅次于陈独秀。”著名作家茅盾回忆起那时的李汉俊时也说:“我很钦佩他的品德和学问。” 一 李汉俊原名李书诗,又名李人杰,1890年4月出生在湖北潜江一个贫穷的教书先生之家。父亲李金山在科举考试中屡遭失败,直到38岁才考中秀才,为了谋生只得在乡间做塾师。他一生有3男4女总共7个孩子,长子书麟早夭,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次子李书城、三子李汉俊的身上,希望他们能在军事或工商业上有所成就,而后来兄弟二人均热心于政治 长李汉俊10岁的二哥李书城,16岁便考中了秀才,后来入张之洞在武昌创办的高等学校经心书院学习,1902年被张之洞选派到日本留学。在日本读书时,他结识了孙中山、黄兴等人,开始投身革命。1904年,只有12岁的李汉俊在李书城的好友吴禄贞的资助下,也去了日本,他先在一所法国教会学校读书,1915年7月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土木工学科,成为清政府的官费生 中日甲午战争后,社会主义思潮在日本的传播进入高潮,1898年10月,日本成立了“社会主义研究会”。当时,读大学的李汉俊与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河上肇有师生之谊。受河上肇的影响,李汉俊十分喜爱研究马克思主义。因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他放弃了自己最喜爱的数学,也致使读大学时各门功课成绩不佳,但是他在思想上却有了很大的进步,超越了兄长李书城。在日本,他还结识了戴季陶、沈玄庐,二人思想激进,对他影响较大。就这样,李汉俊逐渐转变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 1921年4月,日本著名文学家芥川龙之介访问上海,4月25日在上海与李汉俊会晤,并留下了关于李汉俊长相的珍贵文字记录。芥川叙述道,李汉俊是“身材不高之青年,发稍长,长脸,血色不足,目带才气。手小。态度颇诚恳,同时又让人感到神经敏锐。第一印象不坏,恰如触摸细且强韧的钟表发条”。而且他“曾在东京读过大学,故日语极流畅。就其善于使对方明白费解的道理来讲,其日语也许在我之上”。短短数语就使李汉俊的书生个性跃然于纸上。芥川对他的整体印象是“李人杰才华出众” 二 李汉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1919年至1922年,他在报刊上发表了100多篇文章,他与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合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早在1915年,留学日本的李汉俊结识了湖北老乡詹大悲,二人合作翻译了日本佐野学作的《劳动者运动之指导原理》,译文发表在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1918年秋,李汉俊为抗议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与其他留日学生一起回国。在上海,他结识了留学日本学习法律的同乡董必武,将从日本带回来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及日本的进步报刊如《黎明》、《改造》、《新潮》等介绍给董必武。1919年10月6日,李汉俊在日本又给苦闷中的董必武写了一封1.5万余字的回信,阐释了自己改造中国的设想,后来这封信以《改造要全部改造》为题发表在19XX年1月《建设》月刊第1卷第6号上 当时,李汉俊在公开、合法的刊物上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90篇,其中,他翻译的日本学者山川菊荣的文章较有影响。山川菊荣(1890-1980),日本东京人,是日本著名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山川均的妻子,长期从事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她撰写了《世界思潮之方向》一文,文章肯定了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希望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新思潮与劳工运动的潮流结合起来。通晓日语的李汉俊把该文译成中文,发表在1919年9月5日至7日的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受文章的感染,他还撰写了“译后附志”,指出我国应该建立俄国式的“民党”、“革命党”,中国的革命者应该到知识分子、工人中去。面对蓬勃的社会主义革命,他提出:“我们中国怎么样?――中国决不在世界外,也不能在世界外。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