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侄女杨展壮烈人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开慧侄女杨展壮烈人生

杨开慧侄女杨展壮烈人生一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这部不朽著作中,在论及妥协倾向的社会基础时,曾提到:有个学生从湖南写信来说:“在乡下一切都感到困难。单独一个人做宣传工作,只好随时随地找人谈话。对象都不是无知无识的愚民,他们多少也懂得一点,他们对我的谈话很有兴趣。可是碰了我那几位亲戚,他们总说:中国打不胜,会亡。讨厌极了。好在他们还不去宣传,不然真糟。农民对他们的信仰当然要大些啊!”(《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41页。) 进入毛泽东笔下的这位湖南学生何许人也?其信又何能引起毛泽东的如此重视并予成段摘引? 这个学生不是别人,她是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的嫡亲侄女。名叫杨展 杨展是杨开慧胞兄杨开智的长女。10岁那年,杨展听说姑妈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陈尸浏阳门外识字岭时,就非常愤怒地说:“我去把姑妈背回来,我要为姑妈报仇!”姑妈的壮烈牺牲,在杨展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杨开慧牺牲之后,湖南反动当局对杨展一家进行迫害,杨展父母不得不避难异乡,杨展则寄居长沙外祖父家。杨展的外祖父(李立三之岳父)李老先生也跟杨展的祖父杨怀中老先生一样,都是那个时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先进的知识分子,都积极支持子女参加改造社会的革命活动。外祖父不但经常收留一些被敌人追捕的革命者在家过夜,还经常给她讲救国救民的革命道理,这使得杨展的思想觉悟日渐提高。解放后,毛泽东曾对杨开智先生说:杨、李两家父母都是有高尚品德的,为革命做过好事 二 杨展于1926年进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附属小学读书,以后考入该校读中学。在初中阶段,杨展开始阅读革命书刊,确立了革命理想。由于她思想进步,学习成绩优良,又能团结同学,在高中时被推选为学生会的学习部长,同学们都亲昵地叫她展展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杨展在中共地下组织的教育、引导下,投身抗日救亡潮流,且一展身手。她一方面在校内团结进步同学,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另一方面利用学生会以各种形式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组织秘密读书会,学习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抢着阅读不易搞到的为数不多的中共报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可以和延安通信了,她便写信给毛泽东,受到毛泽东的亲切关怀和教导 1937年12月,杨展在长沙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即担任周南女中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和杨展等共产党员的积极努力下,周南女中的抗日救亡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学生们走上街头大唱抗战歌曲,大演革命戏剧,组织讲演,举办妇女识字班、民众学校,吸收学校附近的穷苦妇女和失学儿童学习文化,学习抗日救国道理;为支援前方抗日将士,杨展和党支部还发动学生深入社会各阶层开展募捐活动,组织慰劳团赴前线慰劳与日军浴血奋战的将士 周南女中党支部的活动,使校内国民党特务“训育主任”大为恼火。他一方面组织反动学生无端生事,对杨展进行斥责、围攻和打击,一方面暗中布置亲信打入杨展所组织的活动中去,掌握杨展情况,以待时机而秘密抓捕杨展 1938年夏,党组织鉴于杨展的党员身份已暴露,其行动已引起国民党特务的高度注意,为防不测,便批准了她去延安的要求。当她去岳麓山林场跟父亲杨开智告别时,父亲对她说:“你只差一个学期就高中毕业了,等毕业后再去不行吗?”她回答父亲道:“我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毕业证书,而是为了革命!”跟父亲吃了一顿午饭,杨展便踏上了征程。谁知,这竟是她父女的永诀 三 1938年8月底,杨展到达革命圣地延安,组织上分配她到陕北公学枸邑分校学习。在陕北公学这座革命大熔炉里,杨展刻苦地学习政治,学习军事,参加跟驻地附近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并积极参加开荒种田的大生产活动。尽管学习、生活的物质条件非常简陋,窑洞就是宿舍,小树林就是课堂,大地就是凳子,膝盖就是课桌,可杨展总是乐呵呵的,从不叫一声苦,在艰难困苦面前表现出了无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杨展生性活泼开朗,在中学时代就爱唱歌,会吹口琴。在陕北公学时,学习之余、行军途中,她每每高唱抗日歌曲,以鼓舞同志们的斗志。当有同志喊:“展伢子,再来一个!”她便又高兴地唱起来 1939年,杨展从陕北公学构邑分校高级班结业。这时,党中央号召延安的青年学生“到敌人后方去”,决定将陕北公学、工人学校、鲁迅艺术学院等几个单位合并,组建为华北联合大学,会同在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的部分师生,由抗大副校长罗瑞卿、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率领,组成向敌后挺进的革命大军。出发前,毛泽东在延安他居住的窑洞里接见成仿吾校长时,同时也接见了杨展。毛泽东让杨展坐在他的身边,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给了她谆谆教诲和莫大的鼓励 在向敌后的大进军中,杨展经受了日夜兼程爬山涉水的磨练。渡过黄河以后。队伍在晋绥边区进行了短暂的休整。接着,便以一夜100多里的急行军冲过日寇封锁线――同蒲铁路。一路行军中。杨展总是斗志昂扬、热情主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