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籍留日学生和辛亥革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籍留日学生和辛亥革命

湘籍留日学生和辛亥革命“学子互相约集,一声向右转,齐步辞别国内学堂,买舟东去,不远千里,北自天津,南自上海,如潮涌来。”这是对XX年9月,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正式开学,首批30余人的学生中,有11人来自湖南时务学堂。他们是:林锡圭、秦力山、范源濂、李群、蔡锷、周宏业、陈为璜、唐才常、蔡钟浩、田邦璇、李炳寰。他们是湖南最早自费留学日本的学生,也是湖南最早的一批留日学生,其中很多人是稍后自立军起义的骨干,有的还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1901年8月,湖南抚院选派学生梁焕彝、张孝准两人赴日留学,当年冬湖南巡抚俞廉三在奏委在籍候选同知黄忠绩出洋游学时,同时选派3人同行。1903年,经各书院山长推荐与考核,湖南抚院官费派遣12人留学日本,当年还有27人自费前往日本留学 1903年3月至9月,全国有1059名学生赴日留学,其中湖南留学生达到了131人,占总人数的12.4%,仅次于交通比较便利的江苏省 1903年9月至1904年3月,赴日留学生增至1XX年3月至10月,赴日留学生数量增至2406人,湖南留日学生猛增至363人,位居全国各省赴日留学生人数之首 1905年,湖南留日学生又有更大增长。在该年被选派赴日留学的黄尊三日记中,记述了此次留学的经过:“(时任湖南巡抚端方)选省高等及师范学堂甲班生约六十名,以官费遣送日本留学。……(四月十日)上午,收拾行李,每人仅带二件,不许多带。下午一点钟,同学二十余人,由校出发,分乘篷轿而行,出小西门,上湘江轮船。时大雨倾盆,若为余辈饯行者。至船上,衣服尽湿,行李亦多为雨水所浸,但同人兴致勃然毫无难色。” 黄尊三这批湘籍留日学生从长沙出发,乘船先北上,再由长江抵上海。这中间还经历了一个小插曲:4月12日上午8点钟,湘籍留日学生团抵达武昌,得到了盛情款待,时任两湖总督张之洞拟接见留学生一行,要求留学生行跪拜之礼。接受了新思想的这些湘籍留日学生自然都不愿意,虽经多次劝说仍坚持。张之洞勃然大怒,下令不予放行。这些留日学生不得已只得暂居武昌,静待解决 围绕此事,湖南巡抚端方与张之洞二人,电报往来。端方同时亦致电留学生,警告他们如果对张无礼的话,会取消派遣他们留学的资格。留学生都表示非常愤慨,声明如果要牺牲人格的话,那就不留学好了 经过一干人等多方斡旋,双方终于接受了行鞠躬之礼。到了4月23日接见之日,张之洞随从甚众,护卫森严,如临大敌。张之洞在炮台营中设西餐宴请全体留学生,并赠送了《劝学录》、《志学歌》、《约束及奖励留学生章程》、《钦定学堂章程》各一部 官派留学生境遇尚且如此,其他自费留学生的境况可想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1905年湘籍留日学生中,有XX年龄二十上下,活泼大雅,无畏缩娇羞态,可谓得女界风气之先者。”通过严格的教育和艰苦的学习,不少女留学生在学识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衡山人唐群英便是杰出代表。她出生将门,嫁夫湘乡曾家,与秋瑾夫家是亲戚友邻。在秋瑾的鼓励下,唐群英考入东京实践女校,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她一方面精研学业,一方面广泛结交革命志士,关注时事和祖国命运,积极参加留日学生各种活动,担任“留日女学生会”书记、会长。1905年加入同盟会,是同盟会的第一位女会员。1908年学成回国,受孙中山之托从事革命活动。1910年再赴日本,入音乐专科学校,创办主编《留日女学会杂志》,后加入“南社”,是“南社”的第一位女诗人。辛亥革命期间,任“女子北伐队”队长,被孙中山誉为“巾帼英雄” 在这大批留学生中间,除男子之外,也有步履维艰的缠足女子、老人和小孩。1902年已革直隶州知州刘带同胞侄刘青藜等3人赴日本;1903年,年近40岁的杨昌济一行35人从长沙启程,经上海乘海轮赴日留学。他们为接受由小学至大学程度的各种教育而来。他们当中,父子、夫妇或兄妹同时留学者甚多,甚至有全家、全族同来留学的情形。论学历,他们有的拥有进士、举人、秀才各种头衔。他们在日本的物质生活方面是苦的,但是,因为有奋发图强的激励,“精神方面异常快乐,觉得比在长沙时还好” 湘籍留日学生大都分布在早稻田大学、法政大学、高等商业学校、铁道学校、工手学校、警察学校、体育学校、弘文学院、成城学校、振武学校、经纬学校、清华学校、实践女子学校、共立女子学校等学校;也有的在日本警视厅、近卫步兵见习班实习;另外还有一部分则寄居旅邸,补习日文 湘籍留日学生怀着救国自强的信念,历经千辛万苦,远离故土,东渡求学。他们在日本或学习或革命,或两者并举,立志“宁牺牲目前之逸乐,兢兢业业,以求将来永远无暨之幸福”。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无论男女老少,都在辛亥革命中留下了自己不朽的身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宣传革命理论 湘籍留日学生为唤醒民众,进行了广泛的革命宣传活动。19世纪末XX年6月25日,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