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难忘异国挚友季尔.布雷乔夫
难忘异国挚友季尔.布雷乔夫翻译俄罗斯著名作家季尔(1934~)。可这次,在为又一本译作《外星地球村》作序时,我心情沉重地写下:(1934-XX年,眼看即将会面,不料……取出厚厚一叠珍藏的异国来信,不禁黯然神伤,思绪朝着往昔伸展
早在1987年,我着手翻译季尔1988年2月10日,季尔布雷乔夫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您是一位如此坚强的上海人,得知您在翻译我的书,我感到欢悦……”
从此,书信不断地传递着跨国友谊的温暖。他佳作问世,常常在第一时间赠我,甚至成书之前就寄来打印稿。我偶有拙著,也兴冲冲寄去
会面的愿望,双方心中都在增强。我年少即重残,虽借助刊创作译作,进灵霄殿、登灵鹫山,乘时间机、游外星球,仿佛不受时空约束,自由潇酒得很,实际上靠怪模怪样样的手摇车代步,并逐渐几乎足不出户,远赴莫斯科更是难以实现的奢望。他则再三表示,要来中国,到北京登长城,去西安看兵马俑,并一定赶至上海和我相见。我和爱人郑懿商量着该请远方的朋友吃些什么有中国特色、上海特色的菜点,准备些什么既有意义又携带方便的礼品。红烧狮子头、南翔小笼、大闸蟹?文房四宝、丝绸料子、集邮册?
然而,他的中国之旅久久未能成行
《独闯金三角》和《大战微型人》这两部书的拙译本,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作为“当代外国科幻名著”系列开首两本推出,责编李重民刚把崭新的样书寄往莫斯科……―对,正是李先生于XX年9月14日来电称:“据说季尔”我不敢相信,更不愿相信,慌忙打开电脑,查看俄罗斯的相关网站。岂料噩耗竟得到证实――
“(05.09.03)布雷矫夫专页俄罗斯著名小说作家季尔……”
一幅熟悉的肖像,不,已在右下角渤口粗浓的黑色斜边,成了遗容
我骤然惊呆,心狂跳,眼湿润
那两种新译本尚在邮寄途中,到不了作家的手里、眼前了。已译毕的《外星地球村》和正要开译的《外星连环案》,更是……
应该立即写一篇悼念文字。然而,几次握笔又放下,心又狂跳,眼又湿润,不得不服用保保心丸。是因为过于哀伤,还是年近七旬,感情脆弱了?
十余年中,我有时随信附去一些微不足道的礼品,季尔,布雷乔夫差不多每次都投桃报李,有所馈赠。记得有一次,他居然送我珍藏了六七十年前的上海明信片,使我这“老上海”十分惊讶。约十年前,得知苏联将解体时出版的三卷本《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内有数万字附录,首次披露了当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减书时被删节的大量文字。其中有一节,描写保尔这个“少年老干部”面对列宁新经济政策,如何由思想上上抵触,进而行动上对抗,尔后大闹一番,最终认识错误,重新归队。这个内容,不单丰富了人物性格,更重要的是证明了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无意把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无限拔高, 让电成为“高大全”式的偶像。我渴望获得这套集子。季尔“自强”中心人文博物馆馆长转达了我的需要,得到对方热情的允诺后,又高兴地写信通知我静候佳音。许多日子过去,没有下文。我也不好意思催问。时隔年余,他得知我尚未获得这套原著,便丢下手头工作,径直找上门去。博物馆馆长无奈地坦言了馆方的难处。季尔相助,接过三卷本,赶紧去邮局,付了邮资寄来。他还来信自责粗心,关心不够。这份豪爽,这种仗义,真使我不知说什么才好。自然,馆方当时的拮据,我也完全理解。不久机缘凑巧,拙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所依据的便是这套原著。短短数年,印数达二十万。季尔
当初,季尔5岁,季尔随即发表后大受欢迎,又转载又出单行本又收入多种集子。作者欲罢不能,继续创作,写了四十年,仅中长篇即有六十多部。不少作品还以英译本流传于欧美。这时出现了小插曲。由于文字关系,阿丽萨被译为“阿丽思”,有些人便颇有微词,怀疑这位俄罗斯作家袭用了英国著名童活作家刘,卡洛尔的名著《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主人公的名字。季尔“玛莎”之类的,反不致引起误会了
不过我知道他说说而已,改名不可能。既然主人公和作家女儿同名,其中自然寄寓着父亲般的深切感情,何况善良、聪慧、活泼、勇敢的阿丽萨在俄罗斯国内知名度已极高
1996年6月5日.季尔“我有了一件喜事――少儿读者认定我是本国的优秀作家。这种评选活动一年―度,在俄罗斯中心儿童图书馆进行。该活动不允许成人插手,由孩子们自己决定一切。”字里行间充溢着其时已六十二岁的老作家孩童般的喜悦之隋
季尔员。异邦的旖旎风光使他迷恋,遐想悠远;东方的古老文化令他孜孜不倦,钩稽研究而乐在其中
自缅甸返国,季尔
季尔“地――月―地”飞船航天友谊赛中有上海队参赛并获冠军,而且在《独闯金三角》中精心塑造了一位既壮心不已又和蔼可亲的、享誉银河系的中国百岁教授……
莫不是他预感到生命短促、来日无多,才在寄给我的信中接连表达访华来沪的迫切愿望?
XX年6月5日,他引用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