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主义初探
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主义初探【摘要】随着文化理论研究的深入,女性主义研究已深入到诸多社会科学领域。本文试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大众传媒中与女性有关系的文本加以分析,观照现代女性在社会中的话语地位
【关键词】女性主义 话语权 新闻传播
XX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科融进女性主义研究中,包括新闻传播学理论方法的导入。媒介中女性形象是多年来女性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最早可追溯至1978年美国传播学女学者盖尔: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一书。①而女性主义研究在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它属于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跨学科多元发展的表现,也是媒介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大多沿着传播内容、传播者以及传播对象三个主要方向展开。由此,传媒中的女性主义研究通常包括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女性传播者、以及女性受众群三个部分
一、媒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媒介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媒介在选择角度或强调某一主题的同时为社会构建出一种特定文化。在各种媒介产品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离不开女性角色的衬托。无论是瘦身、美容、服饰还是情感、健康等内容,很大程度上都从满足男性审美情趣的角度出发。大众文化所崇尚的娱乐、放松的理念,享乐主义思想和消费主义的双重刺激催生了媒体中的女性形象。广告中楚楚动人、温柔体贴、魅力四射的女主角经常会被受众奉为心目中的“女神”。而对广告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作进一步分析,我们看到广告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传统古朴型女性(持家能手)、浪漫型女性(受男人呵护的美女)、现代型女性(事业有成的单身白领)。②
无论是传统持家型还是温柔浪漫型的女性,都是从男性审美角度去塑造的形象,有些广告甚至更加露骨地直接表现出了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如某一丝袜广告,电视画面上一位身着性感的年轻女郎,优雅自信地走过几位男士身边,引起他们回头凝望,在扩大了的男士的瞳仁中反射出女郎婀娜性感的身姿。这是一个典型的把女性放在了“被观赏者”的位置上,女性的魅力仿佛只有在满足男性欲望的情况下才有自己的价值
二、媒介中的女性传播者
媒介中的两性形象可以说是整个社会两性关系的一个缩影,女性在传媒领域仍属于“弱势群体”。联合国在对70个国家的调查显示,2/3国家的传播学专业学生中,女性占50%以上。虽然这么多妇女经过专业培训,但没有一个国家的妇女在传播媒介的职位中占50%以上。③
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工作分工上,女性被认为擅长制作、主持一些情感、娱乐、生活类的节目,而像《焦点访谈》、《今日说法》这类新闻评论性节目,走在前面的往往更多的是男性记者
三、女性受众群的审美取向
在“男性文化”主宰下,女性习惯在男性声音中校正自己。新时代女性逐渐从这种盲目的取悦中觉醒,也改变着社会审美情趣
“中性美”是审美领域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倾向。伴随着国内各种选秀节目的热播,推出了如李宇春、周笔畅等中性女生。从女性主义层面是上看,可以说这是一次女性追求独立自我的回归,她们已不满足几千年作为男性的附庸品,而要由外到内地改变自己,争取与男性同样的地位。几乎与中性美女同时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还有一批已以日、韩明星为主的“花样美男”。长发、项链、蕾丝花边、紧身裤不再是女性的专利,它们越来越多的成为男性身上饰物。撇开媒体的商业利益,女性气质的男星走红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男女两性“看与被看”的传统关系,甚至还影响到了媒体形象的女性化
媒体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迎合新时代女性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打造出与先前“英雄式”男性截然不同的花样美男。而在单纯面向男性受众的媒体中,绝少出现阴柔气质的男性,相反它们张扬的是男性阳刚魅力的一面。所以,我们并不能简单地把中性美的流行看作是对传统女性地位的颠覆,在消费文化的背后,媒体更看中迎合女性审美取向下的商业利润
总之,在新闻传播领域,女性群体仍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女性在传媒领域乃至整个社会中如何争取自己的话语地位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①《中国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ceo.省略/book/55645.html
②潘一禾,《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他》,《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6期
③束丽娜,《女性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尴尬》,人民网
(作者:河北大学新闻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姚少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体育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小学体育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 VIP
- (2025)冠脉介入培训试题答案.docx VIP
- 毛利人的传统文化.pptx VIP
- 新西兰毛利文化课件.pptx VIP
- 固体物理学 -课件(3.1.1)--第三单元课件.pdf VIP
- 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计划及教案(全册)(表格式107页).doc VIP
- Dell戴尔Dell 32 Plus 4K QD-OLED显示器 - S3225QC用户指南.pdf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教材解读.pdf VIP
- 遗失补办户口本授权委托书.doc VIP
- 2020年自考《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练习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