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在海外的演出及其启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兰芳在海外的演出及其启示

梅兰芳在海外的演出及其启示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梅兰芳让中国京剧艺术走出国门,在跨文化传播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个闪亮的坐标 梅兰芳曾带团赴日本、美国、苏联访问演出,开创了京剧艺术对外交流的先河 过去的历史还没有走远,梅兰芳在京剧领域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探索,依然有着现实意义――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于两种文化交汇的地方寻找生长点 梅兰芳赴日本演出广受欢迎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任帝国主义宰割。与此同时,西方一些文化界人士也将自己看作世界的中心,盛行“欧洲文化中心论”,对东方文化不屑一顾。这种“欧洲文化中心论”也影响到中国,以至有人撰文认为西方戏剧才是人类真实生活的反映,抨击京剧表演粗俗不堪,是远离真实、自欺欺人的造作 然而,1915年美国驻华公使偶然观看了梅兰芳的演出,为其演技的高超而惊讶,因而在他离任前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要使中美人民更加友好,最好请梅兰芳去美国一次。”正是这句话打动了梅兰芳。梅兰芳开始酝酿将中国的京剧带往国外,使外国人也能欣赏到这种艺术,使海外能了解中华文化的广博与深邃 梅兰芳到美国演出前,为了取得海外演出的经验,同时也由于筹备访美资金需要更多的时日,便于1919年,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的邀请,赴日作了一次旅行演出。梅兰芳演的剧目有新编的《天女散花》、《御碑亭》等。《御碑亭》这出戏引起一般妇女观众的共鸣,原因是日本妇女和从前中国妇女一样,受尽了封建制度的折磨。之后梅兰芳又到神户、大阪演出。在梅兰芳赴日旅游演出之前,恰逢日本发生大地震,东京帝国剧场遭到严重破坏。梅兰芳当即进行义演,捐赠一万银元作为修复资金。后来有日本朋友提及此事时,梅兰芳则说:“救灾恤邻是人类应尽的责任。” 1924年10月东京帝国剧场重新修复,该院经理大苍喜八郎便在开幕之际,再次邀请梅兰芳赴日演出。梅兰芳于10月XX年美国正值经济大萧条时期。这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邀请梅兰芳先生赴美演出 梅兰芳刚到美国时,媒体认为梅兰芳“男扮女装”是种“怪现象”,带有一种好奇心理。美国媒体有预先报道的习惯,而这种报道由于对梅兰芳的一无所知,一切都只凭猜测,因而发出的声音大都是质疑:难道一个男人扮演女性能引起大家的趣味吗?难道这就是中国的国粹?人还未到,喝倒彩之声却已弥漫空间。可以想象这种情况对梅兰芳演出的压力会有多大,要知道这是把京剧带往一个同中国的文化、历史、环境完全不同的国度啊!以至一位美籍华人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这是梅兰芳有生以来第一次没有把握的演出,其境况如履薄冰 张彭春成为梅兰芳和美国观众之间的桥梁 1930年1月,梅兰芳剧团乘坐的“加拿大皇后”号轮船抵达美国,受到当时中国驻美公使的欢迎,并在华盛顿为梅兰芳举行了招待会。会后梅兰芳演出了《晴雯撕扇》,观众反映非常热烈。但一位叫张彭春的人,曾任南开中学校长对梅兰芳说:“这出戏恐怕美国人看不懂。《晴雯撕扇》的故事是发生在端午节,外国没有这个节日,由此而发生的一些细节,也就不会理解。至于扇子,因为美国人并不使用,对撕扇会感到莫名其妙。”梅兰芳意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说:“张彭春先生,您一定要帮我挑选剧目,如果我失败了,中国文艺界也没有光彩啊!”于是,中国京剧艺术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中,一步步改进着 梅兰芳在美国的首场演出是1930年2月17日晚,在纽约的百老汇第49街剧院。观众很踊跃,座无虚席。第一个剧目是《汾河湾》。剧情是薛平贵回到自己的窑洞后,看到柳迎春床下有一双男人的鞋,从而疑窦丛生。观众听完翻译后,哄堂大笑了起来。灯光逐渐暗淡,管弦乐声随之而起,幕布徐徐拉开,灯光忽明忽暗,从幕后闪现出来一位东方女性,身着蓝色长裙,随着欢快的曲调一阵旋转,吸引住了观众的目光。这位美丽姑娘纤细的身腰,滑腻的肌肤,就是西方少女也望尘莫及。梅兰芳高超的演技,使美国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汾河湾》之后,依次演出的是《青石山》和《剑舞》。最后压轴戏是《费贞娥刺虎》,其音乐悠扬,唱词婉转,舞台的灯光聚在梅兰芳身上,显现出他所扮演人物高贵、雍容、优雅的风采,令观众唏嘘不已。剧情愈来愈紧张,以至许多观众都站了起来,一阵锣响,幕布落下,演出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暴风雨般的掌声,此起彼伏,夹杂着欢呼声,直逼得梅兰芳谢幕五次才勉强收场 中国京剧在美国的轰动使美国派拉蒙公司纽约分部想为梅兰芳拍摄一部京剧电影,但梅兰芳在纽约的日程已排得很满,没有时间。尽管如此,梅兰芳还是答应在他演出结束后,利用剧场随便拍一点。正是这一“随便”,成为梅兰芳舞台艺术最早的一部有声影片资料 梅兰芳在美国的演出大获成功。而梅兰芳也为中国京剧艺术得到西方人的理解非常欣慰。一位老太太看了《打渔杀家》后,跑到后台问梅兰芳:“这么一位可爱、孝顺的小姑娘,闹了这么个大乱子,就逃跑了,她跑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