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章12节.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章12节

3.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P25 《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天津条约》10个: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    《北京条约》:天津 《马关条约》: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4.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P26 《南京条约》:“秉公议定则例” 《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 :“值百抽五”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协定关税 《天津条约》:2.5%子口税 5.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P26~27 超经济手段掠夺 商品倾销 开设洋行 资本输出:开工厂,办银行,修铁路,开矿山 6.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P27 不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而是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为自身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工业——外国资本形成了垄断地位(1913年,机械采煤的79.6%,新式采铁和冶铁的100%) 迫使中国举借外债——关税、盐税担保——关余、盐余——借款、贷款:控制中国的财政 银行是资本输出的枢纽——丽如、麦加利、汇丰、德华、花旗…… 控制了中国的交通运输业——铁路(1911年,共9618公里:列强8952公里,93.1%;中国665公里,6.9%;《朝日新闻》:“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内河主要航道、沿海、远洋 对中国的农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不等价交换、市场打压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P29~30 如: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万国公报》发表的《印度隶英十二益说》中,公然说什么印度由于变成英国的殖民地,才使“弱者转为强,贫者转为富,愚者转为明”,出现“太平盛世”。鼓吹“本昔之治印者,一一移而治华”,既中国要想富强,就应走印度的道路,接受英国人的统治。具体办法是先在东南部选两个省租给英国治理,然后再把这种办法推广到全国,这样用不了50年就可成为富强发达之国。这是多么赤裸裸地“侵略有理论”! 这幅题名为《黄祸图》的画,是德皇威廉二世构思的。他将此画赠送给沙皇尼古拉二世,用以鼓动俄国侵略中国。图中站在岸上手执利剑的是代表欧洲各国的守护神,东方升起的佛像代表中国,表示欧洲要联合起来进攻中国。 第二节 P30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刀斧犁锄,在手即成军器; 儿童妇女,喊声亦助兵威”。 (1)三元里抗英: 1841年5月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4)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 定海三总兵:葛云飞、郑国鸿、 王锡朋殉职报国 (鸦片战争1841.9) 中法战争中,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林永升: 在黄海大战中,经远号中弹起火,管带林永升和全舰官兵继续开炮击敌,直至沉没,壮烈牺牲 1895.2,威海卫战役中,定远号管带刘步蟾下令用炸药炸沉了搁浅的定远舰,他追随自己的爱舰,自杀殉国。实践了自己在开战初立下的“苟丧舰、将自裁”的誓言 海军提督丁汝昌在威海卫战役中,宁死不降,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愤然自杀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应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2.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资政新篇》: 洪仁玕 (1859年) 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争”,加强中央集权,学 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等; 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 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 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等; 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 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 事业; 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并“与 番人并雄”,但严禁鸦片入口,强调外国 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杨秀清、韦昌辉叛乱: 石达开分裂出走: 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败亡,损失数万精兵,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 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太平天国的失败:1864年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第一,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对国家出路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把中国旧式的农民战争发展到了最高峰 第三,太平天国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第四,沉重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