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雨”意象的客观物象群及其审美角度.pdfVIP

论“雨”意象的客观物象群及其审美角度.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雨”意象的客观物象群及其审美角度.pdf

第28卷 第6期 湖 南 城 市 学 院 学 报 、b1.28 No.6 2007年11月 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NOV.2007 论 “雨’’意象的客观物象群及其审美角度 王科瑛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0) 摘 要:雨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意象。诗人们用情感的链条将 “雨”意象与客观物象组合,从 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展现雨的不同审美意境,借 “雨”这一感性形象,传达了世事的伤感、离别的悲怨及相思 的凄苦等种种人生感触。 关键词:雨意象;客观物象;审美角度 中图分类号:I 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42(2007)06—0038—04 在中国古典诗词纷繁的诗词意象中,让人涵咏不尽的 洽相契的“雨”意象,对传达诗词的意义具有生动的艺术 要数 “雨”意象。它在人类的生活中挥之不去,积淀成为 表现力,而其表现力也需由融入意象组合的整体来实现。 一 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经典意象。黄庭坚有诗云:“三 诗人们常常用情感链条把雨与一些常见的意象结合,构成 雨全清六合尘,诗翁喜雨句凌云。”杨万里亦有:“诗人长怨 五彩缤纷的复合审美意象。如 “雨”通过并列、叠加等方 没诗才,天遣斜风细雨来。”雨打湿了中国的诗坛。 式与晴光、片云、轻烟、山峦、楼台等意象组合,构成“弄 中国的诗人对雨如此一往情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来 情小雨”、“残云断雨”、“淡烟细雨”、“空山新雨”、“楼台 自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雨,古称天水。《礼统》日:“雨 烟雨”等意象群;通过递进、交错等方式与暮霭、残梦、 者,辅时生养均遍,故谓之雨。”因此,古人常把滋润万 飞花.江水等意象拼合,构成 “暮雨生寒”、“细雨梦回”、 物,带来丰收的雨称为 “甘霖”、“甘露”。也许是因为对 “飞雨落花”、“寒雨连江”等意象群。这些意象纷飞飘洒, 雨滋润万物感恩不尽,也许是因为雨的落下宛如人的泪 千姿百态,无不涂抹上 “雨”的疏淡迷蒙色调,传达出丰 珠,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一直到清词,“雨” 富的“雨”意趣。在与客观物象有关的雨意象群中,渲染 意象频繁出现在文人笔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审美意象。 孤凄气氛最具代表性的要属黄梅雨、芭蕉雨、梧桐雨和荷 杜甫、苏轼、辛弃疾都认为雨会催人作诗:“片云天 池雨。 上黑,应是雨催诗。”(杜甫《陪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 (一)黄梅雨 际遇雨》其一)“纤纤人麦黄花乱,飒飒催诗白雨来。”(苏 在江南,春末夏初是梅子黄熟的季节,也是梅雨频繁 轼《游张山人园》)“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之时,故称黄梅雨。《庚溪诗话》云:“江南五月麦熟时,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韦庄认为雨能添人诗 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诗人笔下的黄梅雨与自然生产 兴:“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三堂东湖 有着紧密联系。杜甫 《梅雨》诗日:“南京犀浦道,四月 作》)“若有前山好烟雨,与君吟到暝钟归。”(《题袁州谢 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四月熟黄梅”与“冥 秀才所居》)据统计,仅《全唐诗》中的雨意象就有七千 冥细雨来”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诗人用生花的妙笔,写 多处。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诗中雨意象出现246次, 下了许多与梅雨密切相关的诗篇。“梅熟迎时雨,苍茫值 比晴的36次多了六倍;李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73次, 晚春”简洁地勾勒出梅雨发生的时间;“黄梅时节家家雨, 而晴只有 10次。I】 ‘楚雨含情皆有托。”(李商隐《梓州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