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晶及液晶显示器作者-中学生网站
液晶及液晶顯示器
投稿類別:化學類
篇名:
液晶及液晶顯示器
作者:
王聖文。市立中正高工。化一忠
黃奕爾。市立中正高工。化一忠
張原銘。市立中正高工。化一忠
指導老師:
蘇琪惠老師
1
液晶及液晶顯示器
壹●前言
由於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在日常生活中,液晶顯示器已經無所不在,從尺
寸小的手機、數位相機,到中尺寸的PDA、筆記型電腦,大尺吋的液晶電視上,
都可以看到,『液晶技術很明顯地有很多適合資訊產業的優點,並隨著網際網路
與無線電通訊技術的急劇發展。 』(註一)資訊化漸漸普及於個人,因此可攜式資
訊產品,如筆記型電腦、行動電話、數位相機、及個人數位助理等,均快速發展
與成長。
由於液晶顯示器具有薄型化、輕量化、低耗電量、無輻射污染、且能與半導
體製程技術相容等優點,並順應著這股網際網路數位資訊化市場的興起,使其在
短短三十年間,產品之應用更呈飛躍性的成長。『在未來,我們只需帶著一份可
摺疊或撓曲,且如文件般薄的顯示器 ,即可透過無線電通訊傳輸界面來做資訊接
收與發送。 』(註二)
貳●正文
一、液晶的發現
液晶的發現要回到 1888 年,當時奧地利植物學者 Reinitzer 在加熱安息香酸
膽石醇時,意外發現異常的融解現象。『此物質雖在 145℃融解,卻呈現混濁的
糊狀,達 179℃時突然成為透明的潺潺液體 』(註三);若從高溫往下降溫的過程
觀察,在 179℃突然成為糊狀液體,超過 145℃時成為固體的結晶。後來德國物
理學 Lehmann 利用偏光顯微鏡觀察此安息香酸膽石醇的混濁狀態,證實是一種
「具有組織方位性的液體」,至此才正式確認液晶的存在,也開始了液晶的研究。
二、液晶的認識
『液晶 LC(liquid crystal)為一種介於固態與液態間的有機化合物,是有規
則性分子排列的化合物 』(註四),將它加熱會成透明液態,將它冷卻會成結晶的
混態,正因為如此特性故稱液晶。目前市面上的液晶顯示器的是使用 Nematic 液
晶。由於其基本特性,因此,液晶顯示器的基本原理為將液晶封在玻璃箱中,施
以電極使之產生冷熱變化,影響它的透光性,來達到色彩的效應。
三、液晶的分類
液晶以凝集構造的不同可分成三種:
2
液晶及液晶顯示器
(一)、向列型(nematic)液晶
液晶分子大約以長軸方向平行配列,因此具有一度空間的規則性排列。此類
型液晶的黏度小,應答速度快,是最早被應用的液晶,普遍的使用於液晶電視、
筆記型電腦以及各類型顯示元件上。
(圖一) (圖二)
(二)、層列型(smectic)液晶
具有二度空間的層狀規則性排列,各層間則有一度的順向排列。一般而言,
此類分子的黏度大,印加電場的應答速度慢,比較少應用於顯示器上,多用於光
記憶材料的發展上。
(圖三) (圖四)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