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洞试验绳牵引并联机器人高精度控制仿真-动力学与控制学报.pdf

风洞试验绳牵引并联机器人高精度控制仿真-动力学与控制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洞试验绳牵引并联机器人高精度控制仿真-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第14卷第5期2016年10月 动力 学 与控 制 学报 Vol.14No.5 16726553/2016/14 /4756 Oct.2016 ⑸ JOURNALOFDYNAMICSANDCONTROL 风洞试验绳牵引并联机器人高精度控制仿真  王晓光 王义龙 林麒 岳遂录 (厦门大学航空系,厦门 361005) 摘要 针对一种应用于风洞试验的六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系统,研究其支撑的飞行器模型高精度运动 控制问题.首先从系统运动学角度出发,针对绳与飞行器模型之间可能出现的干涉问题,基于绳系时变结构 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单自由度时变运动方程.构建了驱动系统与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基于飞行器位 姿直接反馈的比例微分控制器,并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分别以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运动为例,进行绳系 结构非时变系统与时变系统的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正确可行的,采用一种单 自由度时变结构可以有效避免俯仰运动干涉.通过合理设置预紧力,可以避免运动过程中牵引绳松弛.采用 PD控制率可以实现飞行器模型的高精度运动控制,从而满足风洞试验的实际应用需求. 关键词 绳牵引并联机器人, 风洞试验, 动力学, 时变系统, 高精度控制 DOI: 10.6052/16726553201566 六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机构设计、运动学 引言 和动力学分析,实现了飞行器模型的开环运动控 绳牵引并联机构是基于机器人技术的一种新型 制,并进行了动态试验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仇 机构,与传统的刚性连接并联机构相比,前者最大的 原鹰等[10-11]进行了六自由度柔索并联机器人的动 优点是具有可伸缩性.通过传动机构调整绳索的长度 力学建模与基于刚度增强的运动控制.但其控制精 很容易实现较大的工作空间,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 度不满足风洞试验的要求(通常要求角度精度达到 本低、惯性小、运动灵活等特点,非常适合应用于机器 0.05°,位置精度达亚mm级).总之,已有的六自由 人吊车、机械加工、天文望远镜等领域[1-3],已成为近 度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运动控制研究均是开环 年来研究的热点.在航空领域,采用绳牵引并联机构 或半闭环,控制精度较低. 作为飞行器模型风洞试验的支撑具有很大的创新性, 首先针对支撑飞行器模型的六自由度绳牵引 为风洞试验提供了一种新型支撑技术. 并联系统,进行运动学建模,并以避免俯仰运动干 绳牵引并联机构实质上是复杂的强耦合、多输 涉为例,建立一种绳系时变结构的系统运动方程. 入多输出、非线性时变系统[4-5].在风洞试验应用 基于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方程,采用基于位姿反馈的 中,若要求该系统实现高精度的多自由度运动,则 全闭环控制方法,进行 PD控制率设计,并证明其 其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是关键. 稳定性.最后,以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运动为例,给 近年来,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在风洞试验中的 出绳系结构非时变系统与时变系统的数值仿真和 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是法 理论分析结果. 国国家航空研究局支持的低速风洞绳牵引并联支 1 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描述 撑系统“SACSO项目”.该系统已经用于战斗机的 风洞测力实验中,但其研究成果很少见诸于学术刊 采用六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