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传统 更见实效.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归传统 更见实效.doc

回归传统 更见实效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以阅读教学为中心,从现行教材的编写体系来看,阅读教学所占的比例也确实是最大的。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往往从小培养更为有效,到了高中,如何让原本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在各科考试的挤压之下爱上阅读,进而提高阅读能力,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被批评“少、慢、差、费”,让众多的语文老师既感委屈,又觉无奈。再加上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常常要考教材,更是束缚了语文老师的手脚:明知道学语文不等于讲课文,却还是要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于课文的讲解,以应付考试,而对语文素养的提高更为重要的广泛而大量的阅读只能更多地依赖于老师有限的引导和学生课外的自觉,效果自然也就难如所愿。   对于高三的语文老师来说,面对的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是高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回归全国卷以后,考试阅读文本的难度明显高于广东卷时代;2017年语文高考取消了选考,学生在考场上需要阅读的文字量也从6000字左右直接提升到8000字左右。另一方面却是,可用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十个月,而学生的各科备考任务又十分繁重。如何更有实效地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所提高,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回归传统,借鉴前人语文学习的方法。   著名吟诵专家徐建顺采访了六七百位私塾出来的老先生并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撰文指出:中国古代的孩子可以在六岁左右完成三四千字的识字量,开始拥有自由阅读的能力,而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现在的小学生毕业时也才要求达到三千字的识字量,比前人晚了足足六年。不止如此,翻开《唐才子传》,王勃“六岁善辞章”,骆宾王“七岁能赋诗”,李百药“七岁能文”,刘?Y虚“八岁属文上书”……类似的记载很多。也就是说,在唐代,这些七八岁的孩子不仅可以读懂诗词文章,而且已经可以写作诗词文章了,古人学习语文的方法,可谓不高效乎?   也许有人会说,那些都是才子,我们的学生如何能比?但在2011年,网上曾经流传一篇题为《民国小学生的作文,足以令今天的大学生汗颜》的文章,其中选录了六七篇民国时期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的学生作文,读后令人既惊且叹,文字不长,兹录几篇于下:   春郊游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卢焯坡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春日游公园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黎寿泉   星期之日,偕友某君作公园之游。时则春风和煦,园花盛开,草木青葱,群鸟飞鸣,游目骋怀,至足乐也。至音乐亭畔,闻有乐歌之声,自放音机出,因与某君驻足听之。既而环游公园,乃知音机之设,遍于园中。公园之大,一人歌之,千万人得而听之,与民同乐,其斯之谓欤?游罢归来,因为之记之。   清晨上学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游杈波   庚午之春,某日晨起,推窗一望,则大雨淋漓,遍地红花杂绿叶,夜来风雨洗春娇,可为斯咏也。未几,入书房携书上学。出门,狂风大雨,扑面飞来,大惧急退,入坐房中,无聊而观书。忽观至讷尔逊冒雪返校之事,至醒吾心,一跃而起,再携书,奋勇出门。沿途花柳?h摇,泥泞满路,四望无人,独自前行,衣履尽湿,及到校后,乃更衣而坐,未几,钟遂鸣矣。窃思:吾人不为荣誉则已,若求荣誉,必坚忍耐劳,以战胜艰难辛苦,方有出人头地!不然,则畏风怕雨,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矣,乃记之以自勉。   这些日记语言之典雅、意境之优美、内容之丰富、心性之成熟,确实足以令现在的大学生汗颜,更远非高中生可比。而这些作者并不是耳熟能详的才子名人,年龄也只有十二三岁,而且都出自同一间小学,则当时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见一斑,其阅读能力亦可想见。   那么,前人又是怎么学语文的呢?   首先还是读和背,先说读。古人云“书声琅琅”,“琅琅”者,金石相击之音也,可见读书声之清越动听。可惜的是,在如今的高中语文课堂,读书已经成为点缀,更多的课堂时间被用于看书、分析、问答,若是只读不讲或者多读少讲,师生都觉难以安心,但只读不讲或者多读少讲正是前人学习语文的常态。“阅”“读”二字虽常连用,其实不同。“阅”只是看,而“读”则需眼、耳、口并用。多感官协作,理解和感悟的效果自然成倍提高。俞平伯先生在论及诗词的阅读和鉴赏时,认为“目治”,即看书,仅仅只是“泛览”,只有“耳治”,即读书,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意。不仅如此,由于“读”本身沟通了“听”与“说”,有助于打通语言学习输入与输出的关节,其对语感的培养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看。另外,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也说:“除了音乐性的美之外,语言形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