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作者介绍”,点亮阅读课堂.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巧用“作者介绍”,点亮阅读课堂.doc

巧用“作者介绍”,点亮阅读课堂   孟子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文本思想情感,就要熟悉作者,要了解写作的背景。介绍作者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笔者最近听了多位青年教师的同题课,课题是南唐后主李煜写的一首词《相见欢》,他们在处理作者介绍的教学环节上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一、明确指向,切中肯綮   我们认为,阅读教学中的作者介绍,很重要,但并非必不可少。只有当作者介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感悟情感时,作者介绍才需要被呈现。《相见欢》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被囚禁在深院小楼中写的一首词,全词哀婉动人。教师在教学时将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定义为体会词人复杂的情感,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唯有“知人论世”,才能解读李煜内心纷繁难解的愁思,才能感悟那“别是一般滋味”。因此,《相见欢》一课的作者介绍是举足轻重的环节,唯有将此环节适时适量地呈现,才能切中肯綮,点亮阅读课堂。   二、遴选内容,服务教学   同样是介绍作者,甲乙两位教师都采用了投影的方式,但内容有点儿不同。   教师甲:   作者介绍   李煜 ,史称南唐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 公元975年,宋军破金陵,虽被封为违命侯,实已沦为阶下囚。他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写有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南唐亡国降宋后,李煜被幽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中,过着终日以泪洗面的凄凉日子。   教师乙:   作者介绍   李煜 ,史称南唐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 公元975年,宋军破金陵,虽被封为违命侯,实已沦为阶下囚。南唐亡国降宋后,李煜被幽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中,过着终日以泪洗面的凄凉日子。在那种囚禁生活中,李煜写成了《相见欢》。   思考:两位老师都对作者进行了实事求是的介绍,但内容有所不同。甲老师完整地对李煜做了介绍,既说明了他亡国前和亡国后的情况,也说明了他的非凡艺术才华。而乙老师,只对李煜的政治生涯做了概括,突出了他亡国后被幽禁的凄凉情景。   我们认为,在课堂中,要充分挖掘作者介绍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一般教师在语文课作者介绍上常常是面面俱到,从作者的姓名字号、生卒年月到作者的创作成就、思想言论乃至奇闻轶事,旁征博引,无所不包。这样的介绍,对作者了解是全面了,但可能会冲淡课堂的教学中心内容。作者介绍,介绍什么内容,应服从于教学内容的需要;语文课中的作者介绍必须做到有所侧重,即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去有重点地进行介绍,突出教学内容,使作者介绍成为文本解读的有力支撑点。本词着力描写的是,李煜遭囚禁后的愁苦生活,亡国前他是君主,为所欲为,耽于享乐,而亡国后,他只能在一座深深的院子里,一个人孤苦地望着残月,不能言不能走,寂寞地过着凄苦的日子。因而,为强调教学内容,对李煜的介绍,应扣住他被囚禁的情况;投影片呈现内容,应以这一点为主。至于李煜的艺术才华,可以口头介绍,或者相机说明。这样,就能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可见,作者简介“介”什么,不是机械的内容说明,而要遴选与文章主要意思相关的那些知识、那些有趣故事,适当剪裁,为课堂所用,学生通过作者简介,架设起作者与文本沟通的桥梁,这样能更全面更立体地理解文本、感悟思想。   三、找准时机,渐入佳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到底在什么时候介绍作者呢?这里有一个出示时机的问题。   丙老师的做法是这样的。   老师课始说:   古人说“诗以言志,词以传情”,词人常常将情感融入字里行间,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李煜的词《相见欢》。李煜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看投影片。   教师出示“作者介绍”,然后引领学生理解这首词的思想?热莺托醋魇址ā?   而丁教师的做法稍有不同。他的教学片段是这样的。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整首词,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愁)   师:那么词人的愁和一般诗人的愁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愁”的诗句。   (教师展示,学生阅读诗句。   一般诗人的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师:这是一般诗人的愁,那么李煜又是怎样的愁?   要了解李煜的愁,我们来看看关于李煜的两则材料(“作者介绍”和《虞美人》)。   (出示材料一:“作者介绍”   材料二:《虞美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