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业: 如何迎接wto的挑战 - 中国种猪信息网.ppt

中国养猪业: 如何迎接wto的挑战 - 中国种猪信息网.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养猪业: 如何迎接wto的挑战 - 中国种猪信息网

2005-03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养猪业的现状 与展望 中国种猪信息网、《猪业在线》 孙德林(北京 100102) E-mail:delinsun@263.net 中国养猪业现状 2004年中国生猪存栏4.92亿头,(约占世界总存栏量的49.8%,) 出栏商品猪5.76亿头,(占世界47.49%) 猪肉产量4457万吨,(占世界总量的47%) 猪肉在全国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占66.1%。 1 中国养猪生产特点 周期波动趋于平缓 社会化经营日趋明显 规模化和集约化优势明显 产业化经营走向深入 品种改良效果显著 进出口贸易实现顺差 地方猪种正在崛起 肉食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 1.1 周期波动趋于平缓 近年来,我国养猪生产出现平稳增长态势,周期波动趋于平稳,主要因素是:一是养猪加工能力增强,肉类加工企业效益提高,规模加大,如雨润、双汇、金罗、得力斯等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国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肉类加工企业500家,年加工肉类制品1200万吨,占猪肉产量的24%;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每年有5.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养猪成为农村致富的有效途径,养猪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有效方法,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扩大猪肉消费增长。 1.2 社会化经营日趋明显 1.2 社会化经营日趋明显 1.3 中国养猪业社会化经营 1.4 规模化和集约化 优势明显 禽流感给中国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 千家万户养猪死亡率上升 养猪小区失败 2004年农业部提出养猪生产发生改变 公司+农户 公司+基地 公司+园区 1.4 规模化和集约化 优势明显 近年来,养猪福利在中国被养猪人所接受,适度的集约化,有利用养猪环境改善,猪肉品质的提高,提高猪肉安全性。正确解决环境污染与养猪生产的矛盾,从分散经营到规模化经营,集中处理猪场排泄物进展顺利,仅北京市47家市级种猪场80%实现粪污的有效治理。 湖南新五丰股份公司 山东得力斯集团 河南双汇 北京资源 大连楚明 南京雨润集团 北京顺鑫农业 生猪产业化实现新的突破,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场,公司+基地+小区等多种形式,实现生产、屠宰、加工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降低养猪生产者风险。如四川铁骑力仕集团、重庆大正、北京顺鑫农业股份公司大型产业化经营企业。有效实现养猪生产者、屠宰生产商、肉类加工企业和猪肉及猪肉产品销售商的利益合理分配。 1.6 品种改良效果显著 全国从南到北推广杜、长、大模式 外来品种与地方品种杂交改良效果明显 AI技术正在深入人心 1.6 品种改良效果显著 中国养猪生产发展迅猛,得意于良种化进程的加快。祖国上下推广的杜、长、大杂交模式,成为中国养猪生产的主流。这种杂交模式配套简单,容易掌握;遗传稳定,变异幅度小;性能稳定,一致性好;生成速度快,饲料报酬高。在中国90%以上规模化猪场采用这种杂交模式。 1.7 进出口贸易出现顺差 加入WTO前后,养猪界一直非常担心,国外猪及猪肉产品将占领中国市场,中国这个占世界半壁江山的养猪大国,不能实现出口,中国养猪业将死路一条!2004年1-9月份,我国生猪产品(包括冷鲜冻肉、加工猪肉、猪杂碎和活猪)出口29.31万吨,出口额6.7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8.24%和46.41%;进口23.28万吨,进口额1.8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86%和34.30%,s实现养猪业进出口贸易顺差。 1.8 地方猪种正在崛起 我国养猪业从脂用型,到肉脂兼用型,到瘦肉型的不同历史时期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猪肉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提高猪肉的质量,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充分利用我国地方猪种资源来改良肉质和繁殖性能是今后我国养猪业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丰富多彩的地方猪种资源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目前,北京黑猪、辽宁黑猪、莱芜猪等率先利用本品种特性生产优质猪肉,受到消费者欢迎。2004年4月国务院发文,加强地方猪种保护和利用。 1.9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 肉类加工企业效益提高,规模加大,如雨润、双汇、金罗、得力斯等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国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肉类加工企业500家,年加工肉类制品1200万吨,占猪肉产量的24%; 2 生猪生产的区域分布 2.1 长三角经济圈 华东7个省市:沪、浙、苏、皖、闽、鲁、赣 。 土地:77.58万平方公里(全国的8%) 人口:3.5674亿(含流动10%)(31.3%) 年出栏肉猪:1.6亿头(25.48%) 年需要肉猪:2.1亿头 母猪:985万头(24.7%) 长三角猪肉量(万T) 猪肉kg /每头出栏肉猪 猪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