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政策法规是
案例:剪发风波 五年级(2)班学生小岩头上的一束长发一直是佟老师心头的一块病。据说小岩的长发是受父之命从出生就开始刻意留的。小岩的发型整体上看是小平头,唯独后脑勺垂下一束过肩的长发。这样的发型虽然可爱,但在学生当中却显得太扎眼了,也违反了学校关于男生一律留小平头的规定。为此,佟老师没少找过小岩的家长。可是,对于她的苦口婆心乃至义正辞严的劝说,小岩的家长总是一句话:“留长发是我们祖上流传下来的规矩,肯定是不能破的,再说留长发碍着谁了?”周一课间操的时候,校长告诉佟老师,市里要派人到学校检查工作,检查人员可能随机找学生谈话。为了维护学校的形象,校长请佟老师一定要让小岩剪去长发。随后,佟老师给小岩的父亲打了几次电话,催促他务必于本周四之前将小岩的长发剪去。周五早自习课上,佟老师发现小岩仍留着长发。她二话没说,叫来两名男老师,其中一人控制住小岩,另一人用剪刀强行将小岩的长发剪去。当天中午放学后不久,小岩的父亲带着几个人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要求佟老师“给个说法”,并要求学校赔偿精神损失费五万元。后来在当地教育委员会的协调下,学校承认强行剪发的做法不妥,向小岩的父母表达了歉意,并支付了经济补偿五千元。“剪发风波”才得以平息。 讨论: 1、小岩的发型是否合适? 2、佟老师是否有权要求小岩剪发? 3、佟老师强制给小岩剪发有何不妥? 4、学校是否应该给小岩赔偿? 5、学校能不能开除小岩? 6、假如你遇到这样的学生,有什么好办法? 第八章 政策法规是小学班队工作的法律依据 一、小学班队工作需要遵循哪些政策法规 法律: 《儿童权利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法规: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政策: 《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教基〔2004〕10号 《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儿童权利 儿童享有一个人的全部权利。 《儿童权利公约》共54条,实质性条款41条,其中被提到的儿童权利多达几十种,如姓名权、国籍权、受教育权、健康权、医疗保健权、受父母照料权、娱乐权、闲暇权、隐私权、表达权等。 但其最基本的权利可以概括为四种,即: 1. 生存权——每个儿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包括有权接受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医疗保健服务。 2. 受保护权——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被保护的权利 。包括保护儿童免受歧视、剥削、酷刑、虐待或疏忽照料,以及对失去家庭的儿童和难民儿童的基本保证。 3. 发展权——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 。儿童有权接受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以及儿童有权享有促进其身体、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条件。 4. 参与权——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儿童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有权对影响他们的一切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权)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在《未成年人法学》一书中提出,学生拥有18种权利: 1.受教育权:未成年人有依法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权利,有权要求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有权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保证教学质量,学校或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学生上课。如有的学校对违纪学生处以停课一周的处罚,实际上侵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2.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未成年人在学校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其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应该受到保护。如教师对学生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校校舍倒塌对学生造成伤害、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对学生造成伤害等等,侵害了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3.身体自由权和内心自由权:发生在学校的侵害该类权利的行为有:老师禁止学生上学、进教室、罚站等,放学后禁止学生回家。下课后禁止学生自由活动,教师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思想观点,强迫订阅某种刊物、不允许自由订阅等。 4.肖像权:学校在使用或对外提供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的照片作为赢利性目的使用时,如果照片是以特定的未成年人形象为主题的,比如照片只有一个或几个未成年人,学校必须征得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同意。特别是在进行有关违反校纪校规的宣传中,最好不要出现未成人的真实照片。 5.名誉权:未成人年龄虽小同样享有名誉权,学校或教师不得对其人格进行侮辱或诽谤。如有的教师上课时用言语侮辱学生,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都是对学生名誉权的侵害。 6.隐私权:未成年人的私人通信、考试分数排名等,只要是他(她)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都可以成为其隐私,受到法律的保护。 7.财产受到管理、保护权:未成年人在学校学习期间,其财产应该得到学校的管理和保护,当学校没有尽到保护职责致使其财产受到侵害时,学校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8.独立财产权: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