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教学课件004-转录和转录前调控.pptVIP

发育生物学教学课件004-转录和转录前调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 ——转录和转录前的调控 一 、同一有机体不同组织细胞基因组相同的证据 (一)遗传学证据:同一个体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组相同 (二)、胚胎学证据: 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为其他细胞的潜能 海胆的早期分裂球是全能性的 蝾螈32细胞期卵裂球的核具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的潜能 说明核内具有分化产生其他各种细胞类型的基因 以后研究发现如果将蝾螈原肠胚早期细胞移植到其他胚胎区域,这些细胞的预定命运可以发生改变分化成为其他类型的细胞。那么,发育命运已经决定或已分化的细胞,是否仍然具有发育成其他细胞的潜能呢?以下两方面的实验证据说明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为其他细胞的潜能 1、首先是转决定实验的证据 2、另一方面的实验证据是转化 蝾螈晶状体再生: 切除晶状体---虹膜背缘---再生晶状体 切除视网膜原基---色素视网膜---再生新视网膜 说明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分化为其他器官的潜能。 (三)、分子生物学证据 不同组织的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核基因组DNA 1、核酸分子杂交实验 表明有机体的不同组织细胞都拥有等量核基因组DNA,且序列完全相同 2、原位杂交技术 许多已分化细胞仍然含有不表达的其他组织专一性基因 3、细胞融合实验 二、核潜能的限定 (一)、在发育中核潜能被限定 在发育中核潜能被限定及其潜在的全能性 (二)、细胞核具有潜在全能性的研究 动物克隆的程序 爪蟾与小鼠核移植实验 爪蟾肠上皮细胞核移植 第一次移植后卵裂不久便终止发育,并出现许多非整倍核型细胞。 取发育较好的核进行第二次移植,7%发育为成体。 三、基因相同的例外——基因组改变 一般而言,有机体绝大多数细胞的核DNA保持相对稳定。在已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然存在,而且还具有潜在的全能性,都符合基因组相同的规律。但在有些特殊的细胞中基因组也发生了改变。 (一)、染色质消减 蠓胚胎中的染色体消减 B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重排 B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 我们必须注意到,前述基因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的现象仅仅存在于某些特殊细胞中,而有机体绝大多数分化细胞的核DNA保持相对稳定,它们的基因组相同。由于分化细胞仍然含有同样的基因组,必须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基因表达的调控,使不同的细胞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真核生物的DNA主要集中存在于细胞核内,并与蛋白质结合,构成以核小体为基本单位的染色质结构。染色质可根据在细胞分裂间期折叠压缩的状况分成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染色质结构发生变化是基因转录的前提。 异染色质的类型 异染色质根据折叠压缩状况能否改变,异染色质又可分为: 组成型:DNA序列的折叠组装状况始终不发生改变,也从不进行转录,但是对于基因表达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兼性型:在某些情况下DNA序列折叠压缩的状况可以发生改变,成为常染色质并具有转录活性;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可转变成为异染色质失去转录活性。这个现象称为异染色质化,如雌性哺乳动物的两个X染色体中有一个随机失活的现象就是典型的例子。 (一)、哺乳动物的X染色体失活 1、巴氏小体 Barr和Bertram(1949)首次发现存在于雌性猫核膜旁的Barr Body,即失活的X染色体。后来发现此现象广泛存在于雌性哺乳动物中。 2)、失活是随机的。 3)、杂合体雌性在伴性基因的作用上是嵌合体 4)、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如人类(合子细胞增殖到5-6千个细胞时),且一旦失活,此细胞所有后代细胞的此染色体均处于失活状态。 莱一尼二氏症(Lesch-Nyhan syndrome)又称为自毁容貌综合征。属X-连锁隐性遗传,仅发现于男性。发病率为1/30万。患儿出生正常,8个月到1岁时出现肌张力障碍,指痉病和舞蹈症。患儿2-3岁开始强制性地吸自己的手指、嘴唇和口腔粘膜,并侵害他人,必须捆绑其双手或拔掉牙齿。故称为自毁容貌综合症。患儿还表现为高尿酸血症 ,约在十二岁左右夭折。 在人类的Lesch-Nyhan综合症(自毁容貌综合症)中,缺乏X染色体连锁的次黄嘌呤核糖转移酶(HPRT)。在X染色体上具此突变的男性患此病,但雌性中突变HPRT基因的存在可为另一X染色体所掩盖,因它携带野生型的等位基因。儿子具此病的母亲被称为携带者,一条X上具突变的HPRT基因,另一X上具野生型。BarbaraMigeon(1971)将HPRT基因杂合子妇女的皮肤细胞进行单克隆培育,再检测这些克隆发现其中大约一半的克隆携带野生型HPRT基因。 (二)、水蜡虫的染色体失活 对于染色体胀泡和灯刷染色体的研究有助于说明特殊基因转录前的控制和选择性基因转录。 染色体上基因的转录是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进行的。 (一)、染色体胀泡 染色体胀泡是指染色体上DN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