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 .Sci2008,36(30】:13055—13056,13175 责任编辑 李玮 责任校对 马君叶
DNA分子标记在甘薯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宋吉轩,张敏,陈超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贵阳55ooo6)
摘要 论述 了分子标记在甘薯的起源、进化与分类,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基 因定位和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
对甘薯的分子育种提 出了展望
关键词 DNA分子标记;甘薯;遗传育种
中图分类号 $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30—13055—02
AppficationofDNA MolecularMarkersinGeneticsandBreedingofSweetPotato
SONGJi-xuanetal (BMogicallbclmologyInstituteofGuizhouProvince,Guiyang,GuizhOH55O0O6)
Abstract Theapplicationofnlo]eeulra marksinoriginofsweetpotato,anagenesis,classification,constructionofatlas,analysisofgeneticdiversity,identi—
fieationofspecies,genet~rappingmidassistedbr~dingandSOonweresummarizedinthispaper,midtheprospectofmolecularbreediBgofsweetpotatowas
putupwithatolletime.
Keywords DNA molecularnlarkei,s;Sweetp0tato;Genetk:sna (1breeding
甘薯(pomoeabatatas(L.)Lam.)属于旋花科植物,起源于 最早的甘薯引入地_4一。
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 Shih等用 8对SSR引物分析22个来 自中国大陆、中国台
达 660万 l11『,占世界甘薯种植面积的65.4%,年产量约 1.5 湾和 日本及由杂交育种、多交育种衍生的甘薯品种。分析表
亿t,占世界甘薯总产的85.9% 。甘薯既是粮食 ,又是加工 明,多交衍生品种具有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将来获
饲料和淀粉的原料,其茎尖、嫩叶、叶柄还可作为蔬菜鲜食, 得优良甘薯材料,大多数地方种与中国大陆和 日本材料间的
兼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特点,且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 、 亲缘关系较远,很可能起源于爪哇和婆罗门地区_5J。种间杂
用途广等优点,对保障我 国粮食与能源安全起到 了重要 交实验和染色体组分析技术的结果表明,I.trifida可能是甘
作用。 薯的祖先种。根据不 同分子标记得到的聚类图,表明 I.trifi.
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利用经典的遗传标记进干亍作物品种 da与栽培种甘薯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而且两者的J3一淀粉酶基
改良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如,形态标记 、细胞学标记和同工酶 因片段中外显子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达98.8%L6j。
标记 ,然而这些标记数量有限,很难对它们的基因组进行更 甘薯组植物包括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根据 自交亲和
详细的研究 ,对于复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研究也受到一定 性、杂交亲和性、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可以划分为两个群,即
的限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产生了多种基于 DNA多 与甘薯杂交亲和的A群和不亲和的B群 。RajaPakse等根据
态性的分子标记技术。南十 1.)NA分子标记技术具有不受季 不同甘薯组植物上扩增 p.淀粉酶基因片段中内含子和外显
节、环境限制,多态性高等优点,可利用其进行甘薯的起源、 子核苷酸序列变异程度,从分子水平对甘薯组植物进行了分
进化和分类分析 、种质签定、基 大【J定位和遗传图谱构建 ,并最 类,获得了与前人一致的结果_6。根据甘薯的种 内交配亲和
终应用到生产实践巾。目前,甘薯育种研究主要是以PCR为 性,又可将甘薯划为若干个不孕群,包括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口市美兰区健身俱乐部会员健身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oc VIP
- 第2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课件)《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pptx VIP
- 第1讲《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课件)《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ppt VIP
- 2017初中生物会考最全知识点复习资料(必过).doc VIP
-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雾化治疗合理应用专家共识.pptx VIP
- 铝厂熔铸车间安全常识.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培训与解读课件.pptx VIP
- 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练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五年级上册小学高年级学生读本第2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教案.doc VIP
- 《公共安全教育》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