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稼轩词美学赏析杨胜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稼轩词美学赏析杨胜宗

稼軒詞美學賞析 國文科 楊勝宗老師 書 摘 研讀教師:楊勝宗 書名:辛棄疾選集 作者:吳則虞選注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年 5月二刷 總頁數:387 售價:人民幣 17.8元 內容大意: 辛棄疾生長在宋朝南渡前期愛國主義高漲的時候,鼓吹抗金復國,反對妥協投降,成為文 學創作中最強的聲音。他是這時期最傑出的「愛國詞人」。他的詞是「英雄之詞」,是「負管 (管仲)、樂(樂毅)之才,不能盡展其用」的英雄,對自己「一腔忠憤」與「抑鬱無聊之氣」 的宣洩。他的詞題材廣泛,以抗金復國為主調,擅於化用前人的典故。他繼承並發展蘇軾豪放 詞風,進一步擴大詞的題材和表現藝術,但同中有異,由於時代、經歷的不同;東坡以詩入詞, 稼軒進一步以文入詞,他喜用典故,大量熔鑄古人語言入詞,他的詞有散文化、議論化傾向。 對稼軒詞美學的探討,更能了解辛棄疾的詞是以豪放為主導,但兼有清麗、飄逸、甚至纏 綿的風格。所以一部《稼軒詞》,或慷慨,或委婉,或清新,或雅潔,風格多樣,不局限於一 體一式。詞豐富多樣,本文試著由其中時空、悲怨之美感去探究辛棄疾憂國憂民抒情主人公的 歷史民族英雄形象。 一、前言 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中晶瑩璀璨的明珠。千百年來其藝術瑰色令人 讚歎不已。古典詩詞藝術魅力的構成是多 方面的,其中詩詞內容上時間和空間距 離所產生的時空之美,具有很強的審美效果,是詩詞藝術魅力的重要構成部分。 而「以中和為美」與「以悲為美」是中國詩歌創作的兩種緣情系統。文學理論亦 將悲怨作品列為審美的項目之一。陸機在其《文賦》更提出評論文章的五種標準 「悲、應、和、雅、豔」中,就包含了悲,強調文學作品的創作者需表現其悲怨 之情,進而能感動讀者。 所謂時空審美層次是指由於時間、空間所拉開的不同距離層面而生成的遠近 相交、虛實結合、情景交融等鮮明的審美 效果層次;或者說是審美物件本身由於 時空距離所帶來的能使人產生時空之美的 內容層次。表現在古典詩詞中則是作者 描寫不同時間或空間的景物、人事等而形 成的不同時空層次。這些時空層次生成 了遠近、虛實、情景等相間相合的時空美感。 「悲」是人類的情感基本形式之一,卻又難以表徵、難以言說,它燃燒著火 焰,顯得慘淡又絢麗。慘淡是就其情感內容而言,絢麗是對其情感色彩描述。它 對於人們所產生的心態壓抑進而導洩後的快感,形成了獨特的美感心理形式。本 文試就古典詩詞的審美時空層次及審美悲怨層次對稼軒詞作一探討。 二、辛棄疾的生平事略 中國詞學在宋室南渡後,本可直接由周邦彥一條路線 走下去的,因為政治上 受了一個最慘烈的打擊──靖康之恥,遂使百年以來所代表的一種承平享樂的詞 風為之丕變。這時有兩大詞派的出現,代表了兩部份相反的思想與意見。 一派因鑒於國勢險惡,朝政日非,忠耿熱烈之士反足殺身賈禍,他們遂遁迹 江湖,或與世浮沉,而為一種放達頹廢的詩人。對一切國政世情毫不關心。另一 派則是憤時的詩人,熱烈的志士。他們目睹國勢險危、奸臣當道、忠臣遭禍,其 憤痛之情無處發洩,於是便寫入他們的詞中,以表心志。這派的詞家如:岳飛、 張元幹、張孝祥、陸游、辛棄疾、陳亮等 ,其中以辛棄疾為此派之集大成者,成 為一個空前的作家。 辛棄疾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居士,生於宋高宗紹興十年 〈西元一一四0年〉卒於宋寧宗開禧三年(西元一二○七年),山東歷城四風匣人 (今山東省濟南市)。〈道光濟南府志卷七十一〉載: 「稼軒故居在歷城之四風牐。」。 經歷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一共活了八十六歲。 (一)少年時代 辛祖父贊,曾為亳州譙縣令,知開封府。他的父親文郁,贈中散大夫。它的 先世狄道人,自維叶始遷居濟南。狄道是現在甘肅省臨洮縣,顏師古注:「其地有 狄種,故云狄道。」。辛棄疾於新居上梁文中說:「家夲秦人真將種,不妨賣劍買 鋤犁。」他的先祖維叶遷居南後,營室於歷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