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1实验用鱼第1部分: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 .pdf

10531实验用鱼第1部分: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531实验用鱼第1部分: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

ICS 65.020.30 B 44 备案号:40366-2014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053.1—2013 实验用鱼 第 1部分: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Laboratory fish Part 1 :Microbiological standards and monitoring 2013 - 12- 20 发布 2014 - 04 - 01 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1/T 1053.1—2013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微生物学等级分类 1 5 检测项目 2 6 检测程序 2 7 检测要求 3 8 检测方法 4 9 结果判定 6 I DB11/T 1053.1—2013 前 言 DB11/T 1053 的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DB11/T 1053 《实验用鱼》分为六个部分: ——第1 部分: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第2 部分: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 ——第3 部分:遗传质量控制; ——第4 部分:病理学诊断规范; ——第5 部分:配合饲料技术要求; ——第6 部分:环境条件。 本部分为DB11/T 1053 的第1 部分。 本部分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部分起草单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食品药品检 定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爱华、崔宗斌、孙德明、岳秉飞、王天奇。 II DB11/T 1053.1—2013 实验用鱼 第1部分: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1 范围 DB11/T 1053 的本部分规定了实验用鱼 (斑马鱼和剑尾鱼)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包括普通级(CV) 和无特定病原体级(SPF)实验用鱼的微生物等级分类、检测要求、检测程序、检测方案、检测方法、结 果判定和报告等。 本部分适于实验用鱼 (斑马鱼和剑尾鱼)的微生物学等级划分和质量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89.7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GB 4789.15 品安全国家标准 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14926.15 实验动物 肺炎链球菌检测方法 GB/T 14926.1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