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族管理及其机构设置.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6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un.,2012第30卷第3期JOURNALOFSOCIALSCIENCEOFJIAMUSIUNIVERSITYVol.30No.3清朝皇族管理及其机构设置於伟(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清朝统治时期对皇族的管理是一个综合的、庞大的系统体系。皇族管理首先是皇族成员身份确认,其次从皇族教育、皇族经济、皇族司法等多个方面着手,并相应建立有各种机构,如玉牒馆、宗学、觉罗学等。清朝皇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封建统治服务。[关键词]皇族管理;玉牒;教育;司法;经济[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882(2012)03-0106-03清朝皇族是构成由清王朝第一代皇帝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为本支,称为宗室,以腰束黄带为标哈赤之父开始,其本支称为宗室,伯叔兄弟之支称为志,俗称为黄带子;以塔克世的叔伯兄弟为旁支,觉罗。由这俩支的后代组成的庞大的家族体系在清称为觉罗,定以腰束红带为标志,俗称红带子。各族王朝的统治下自称为天潢贵胄,享有特权。清王朝为生子女、继嗣、婚嫁、封爵、授官、升调、降革及死亡,都造使自己的统治更加坚固、长远,对皇族从多方面施加管册报宗人府。宗人府根据各族报的材料,登记档案,宗理,同时也使皇族享有一系列特权,以使皇族更好的宗室的登入黄册,觉罗的登入红册,从而将整个皇族支繁衍。为此,清王朝设置了一定的政治机构对其进行成员都编写在册。管理,如宗人府等,本文欲结合清王朝的政治机构对清清代皇族存在宗族与行政双重组织管理系统,在宗王朝皇族的管理作一定阐述。族管理方面,按清代制度,有宗人府之下的总族长、族为了维护皇族内部的封建伦理关系和封建宗法关长、教长一套系统。清宗室分为左、右两翼,每翼分为二系,加强对皇族的成员管理和监督,清王朝在随着自身十族,各族设族长;觉罗族长左翼有十一人,右翼有二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宗族管理机构逐渐组建,表现为清十九人。各族之中,再根据人丁多寡各设教长一至三人皇族逐渐宗法化。在此过程中,宗人府作为掌皇族之不等。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开始在宗室左、右翼置属籍,以时修辑正牒,办昭穆序爵禄,均其惠养而布之总族长二人。按清会典,设置宗室、觉罗族长的目的[1]的机构而设立,后又成立一系列相关机构,使清教令在治族务;总族长专令稽查宗室,监管各该族皇族管理逐渐制度化、成熟化。长;教长协理族务。[2]在行政管理方面,清皇族存在宗人府建制是沿袭明制,明朝初年设立大宗正院,着军政合一,军民合一的清代八旗及旗下参领、佐领系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称宗人府;清代宗人府设于顺统。清皇朝的统治基础就是清八旗,随着清皇族的发治九年(1652年),其长官称宗令,由亲王或郡王内选充。展,八旗系统也不断发展壮大。宗人府之职掌,大清会典定曰:掌皇族之政令。宗人清王朝为维护其统治,保证其江山的永固,对于皇府所属有经历司、左司、右司、银库、黄档房、空房、左右族成员的管理认定很严格,不仅不允许满汉通婚,以翼宗学、八旗觉罗学等部门,分别职掌收发文件、管理宗保证皇族血统纯正,同时在对其成员子系的传承认定方室内部诸事、登记黄册、红册、圈禁罪犯及教育宗室子面严格制度化。玉牒馆就是基于为皇族编排家谱的主弟;此外玉牒馆也是宗人府的一个重要所属机构。清朝要任务开设的,玉牒馆除主要为历朝皇帝编订帝系玉牒一代的宗人府管理条例宗人府则例自乾隆年间制定,外,同时也需要为宗室、觉罗编订玉牒。顺治十二年议历经多次修订,主要由陆续颁发的谕旨和形成的案例组定,玉牒以十年纂修一次。从顺治十八年开始,统成,维护皇族特权和利益是其自始至终的主旨。计清代共纂修玉牒二十八次。每到修玉牒之年,宗人府一、宗族成员身份管理和玉牒馆之下会另成立玉牒馆,其官职有:正副总裁官,无定额,清代将皇族依照血缘而分为两类:以清太祖努尔由宗令、宗正及满汉大学士、礼部尚书、侍郎、内阁学士[收稿日期]2012-04-11[作者简介]於伟(1988-),男,安徽巢湖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2010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06内派充,以大学士一人负责督催;总校官一人,由府丞充授封外,王、贝勒以下至奉恩将军之子,年及二十岁,任;提调官二人,本府理事官一人,内阁满汉侍读学士或应授封者,考试国语、汉字、步射,优者照例封授应得之侍读一人;纂修官十一人,本府正副理事官各一人,满主爵,平者降一等,劣者降二等封授。[2]其目的在使宗事一人,汉主事二人,翰林院官三人,内阁侍读一人,礼室勤习骑射翻译,砥砺人才。[4]同时清王朝对考验部司官二人;收掌官十二人,有本府笔帖式派充;誉录官王公宗室及其子弟骑射严格制度化,规定每月演习骑射三十六人,内阁满、汉中书各八人,礼部笔帖式八人,各三次。除加强对宗室子弟的教育外,清皇族对诸王以下部院

文档评论(0)

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