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pptVIP

2017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

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景德初年,报刚十四 岁,就以 “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在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 故西溪又称“晏溪”。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浣溪沙》是他的名作。 作者简介 这首词大约写于某次宴饮歌乐之后。词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把酒而唱新词,本是开心的雅事,但却忽然想到节气可复而人生不可复,亭台依旧而人之岁月已逝,遂对乐景而生悲怀。这是晏殊式的人生反省,在不经意间淡淡泛出,强烈地撞击着智慧人类的心灵,引发人灵魂的悸动。晏殊冷静地深思,当那一丝无可奈何的感觉掠过心际时,他没有绝望,只是一缕高贵的感伤。 写作背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夕阳西下几时回。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小园香径独徘徊。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新课讲解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既写景,又是对心情的反映,倾吐了满腔的沉郁,抒发不尽的幽思。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伤别,“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再次形成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春易逝,伤别怀旧之情。 千古奇偶 问题探究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独。 思想感情: 作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问题探究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 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课堂小结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 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 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 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 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诗文有《东坡文集》等。 * 诗词五首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堂导入 诗词是作者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正所谓“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诗词是语言的精华。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诗歌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今人的面前,至今仍能让世人传唱,吟咏。今天,就让我们回到过去,去做王维、杜牧、李商隐、晏殊、苏轼的感情倾诉对象。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jì),都护在燕(yān)然。 王维 使至塞上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著有《王右丞集》。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