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48卷 第 2期 林 业 科 学 V0l_48.No.2
2012年 2月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Feb.,2012
不同立地条件下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的分解特性
吕瑞恒 李 国雷 刘 勇 贾黎明 江 萍 林 娜
(1.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2.新疆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 院 阿拉尔 843300)
摘 要 : 采用凋落袋法 ,研究 2种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凋落物基质质量、分解速率 的差
异。结果表明:海拔与坡度是造成 2种立地 (地位级Ⅲ,Ⅳ)差异的主要 因子 ,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季节失质量率
均表现出双峰 曲线 ,且在秋季失质量率最高 。2种立地条件下,叶凋落物半衰期分别为 2.57,2.67年 ,完全分解分
别需要 11.09,l1.24年。叶凋落物年平均失质量率、分解速率及初始无机养分含量均表现 出立地Ⅲ高于立地Ⅳ。
与立地Ⅳ相 比,在立地 Ⅲ下 ,C/N均值 、木质素含量均值更有利于凋落物分解 。经 t检验分析 ,2种立地条件下 叶凋
落物初始无机养分含量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性,而有机养分 中木质素含量、有机碳含量之间差异显著 (P0.05)。相
关分析表明: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全碳、C/N、凋落物层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一0.735,一0.569,一
0.758。叶凋落物质量指标表 明:在立地Ⅲ条件下,林分密度为 1675株 ·hm 最为有利于凋落物分解 ;在立地Ⅳ
条件 下 ,则 以林分密度 1300株 ·hm 最为有利于叶凋落物分解。
关键词 : 华北落叶松 ;人工林 ;凋落物 ;立地条件 ;分解速率
中图分类号 :s718.5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488(2012)02—0031—07
De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OfConiferousLitterunderDifI.erentSite
Conditionsin a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Plantation
LuRuiheng · LiGuolei LiuYong JiaLiming。 JiangPing LinNa
(1.KeyLaboratoryforSilvicultureandConservationofMin~tryofEducation,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 Beqing100083;
2.CollegeofPlantSciences,Tarim University Alar843300)
Abstract: The litterbag method was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dynamicweightlossrate,leaf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and substratequalityofa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plantationunderdifferentmountain siteconditions
inBeijing.Theresultsshowedthatelevationandslopeweretwomainfactorsindeterminingthesitedifference(Siteclass
Ⅲ ,IV).Thereweretwopeaksforleafweightlossrateundertwositeconditionsduringtheone—yearobservation.To5in
IIIand1Vwas2.57and2.67years,andt095wasl1.09and11.24year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