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名中医经验总结传承的体会和思考.pdfVIP

对名中医经验总结传承的体会和思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名中医经验总结传承的体会和思考 孙 振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南京21l13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上海200433) 摘 要 对名 中医经验进行总结传承 ,首先需做有心人 ,学术流派应辨清 ,总结尚需勤跟师,勤学善 问勿存疑,熟读 经典助解惑,医案亲录时总结,借助数理统计法 ,这些具体的方法给同道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名 医经验 经验总结 研 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R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2)04—0013—02 著名 中医药专家的临证经验是在继承 中医前 2 学术流派应辨清 贤宝贵经验的基础之上 ,反复实践总结积累的宝贵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名 中医 财富.对指导 中医后辈学子诊病遣方和提高中医临 效若桴鼓 的临证经验 ,往往是几代 中医先贤宝贵经 床疗效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 。笔者本科实习期间曾 验 的结晶,继承有渊源 ,学术有流派 ,名 中医经验总 有幸跟随多名齐鲁著名中医专家抄方侍诊,期间所 结 .从学术流派着手 。深入 的钻研与名 中医有学术 闻所见确有明确疗效的临证医案,让我 自此对中医 渊源的中医前辈先贤的学术著作,寻觅其学术思想 药的神奇有 了直观、深刻的印象 .从而坚定了矢志 的传承脉络,对加深理解名中医临证遣方的深意, 从事 中医药事业 的信念 ,其后读书深造 ,又有机会 尽快登堂入室,领会名中医家传或师传学术思想的 从事 中医学术经验总结 的课题 ,时 日渐久 ,对名 中 精髓有重要的价值 lJ【。云南名医吴佩衡 ,沪上名医祝 医经验总结传承有了一些的体会和思考,现不揣浅 味菊 ,均以善用附子著称 ,人誉 “吴附子”、“祝附 陋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 同道借鉴 。 子”,其 门人众多 ,观其脉案,多 “注重阳气,擅用附 1 传承需要有心人 子”,乃火神派一脉相承。齐鲁名医张鸣鹤,诊治类 专家经验继承是一项意义深远而又艰 巨的工 风湿关节炎有 自己独特 的经验 ,创立 了以 “清热解 作,从繁杂的专家 日常诊务信息和浩杂的病案资料 毒”为主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 的理论体系.笔者跟 中含英咀华 .提炼总结 出宝贵 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 随其抄方每见先生重用双花、连翘 、板蓝根等药物 想 ,需要继承者具备几个基本素质 。首先要拥有咬 治疗类风湿疾病 ,其 门人数人遣方用药也宗先生 定青 山不放松 ,矢志不移热爱中医的坚定信念。兴 “热痹 ”论 ,擅用清热解毒药物 。可见学术经验 的继 趣是最好 的老师 ,只有发 自内心的热爱 ,深刻认识 承离不开研究学术思想的最初创立者的临证经验 . 经验继承工作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才会有饱满 的 博及其源 ,辨清学术流派,方能更好的继承。 工作热情和攻坚破难 的坚定意志。其次要有较为深 3 总结 尚需勤跟师 厚的人文科学底蕴。经验继承工作需要在浩若烟海 “熟读王叔和 ,不如临证多”,纵观古今名 中医 的经典著作 中探寻其医理真谛和学术源流 ,对继承 成长 的道路 ,早临证 ,勤 临证都是不可或缺 的成才 者的人文素养要求较高,只有拥有广博的人文哲学 途径 。同样 ,名中医经验的总结也离不开形影不离 知识 .才能在诠释经验时既能继承历史 的浓厚积 的跟师抄方侍诊 。名中医许多宝贵经验的沉淀升 淀,又能阐发出新的学术理论和观点。谦逊好学,不 华 ,都与临证实践息息相关 ,许多独特的学术思想 耻下 问,善于沟通和交流也是必须具备 的素质。专 本身就来 自于长期细致人微 的临证思考和反复 的 家宝贵经验 的形成与发展,非一朝一夕,要全面总 疗效观察 。而期 间隐藏 的智慧火花和辨证施治技 结 ,必须与可能影响专家经验形成的学者和能够领 巧,非耳濡 目染不能用心体会 。“望 、闻、问、切”各有 悟其辨证思维的同门等进行充足的沟通与交流 .才 侧重 ,辨证施治暗藏技巧 ,或侧重于舌诊 (舌下络 能最大限度的立足现有资源,整理挖掘专家经验。 脉)辨瘀血程度 的轻重,或详于脉诊辨虚实,或侧重 基金项 目:上海市卫生局 中医药科研基金课题计划项 目(2008J002C)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