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织女变心”传说的渊源——兼论唐代的文化精神.pdfVIP

论“织女变心”传说的渊源——兼论唐代的文化精神.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O卷第4期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10 No.4 2008年 1i月 JournalofWuyi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Nov.,2008 论 “织女变 心传说 的渊源 — — 兼论唐代的文化精神 庞光华 (五邑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广东 江门 529020) 摘要: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在流传过程中有很多变异,到了唐朝中期产生了 “织女变心”说,宋代笔记小说也 有类似记载。考察 “织女变心”说产生的渊源及其历史文化原因,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唐宋时代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织女;变心;入世;人文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513(2008)04一o045一O5 整衣 巾,下床拜谒 日: “不意尊灵遗降,愿垂 德音 。”女微 笑 日: “吾 天上 织女 也 ,久 无 主 对 ,而佳期 阻旷,幽 态盈 怀 ,上帝赐命 游人 牛郎织女 的神话 渊源极古老 , 《诗经 ·大东 》 间,仰慕清风 ,愿记神契 。”翰 日: “非敢 望 就 已在歌咏这个神话 。∞由于源远流长 ,牛郎织女的 也 ,益深所感 。”女为敕侍婢净扫室 中,张霜 神话在流传 中,产生了织女变心的异 闻。01985年 7 雾丹觳之帏 ,施水 晶玉华之簟,转会风之扇 , 月 《民间文学》上刊载 了 《织女变心》、 《牛郎织女 宛若清秋 。乃携手升堂,解衣共 卧。其视体轻 结冤仇》两篇故事 ,描写牛郎织女感情不睦、织女 红绡衣 ,似小香囊,气盈一室;有 同心龙脑之 变心的事 。袁珂 《中国神话史 》指出织女变心的故 枕,覆双缕鸳文之衾,柔肌腻体,深情 密态, 事早在宋人龚 明之 《中吴纪 闻》卷 四 “黄姑织女” 妍艳无 匹,欲 晓辞去 ,面粉如故 ,为试拭之 , 条有了描述[1],今引录原文 : 乃本质也 。翰送 出户 ,凌云而去 , 自后夜夜 皆 “昆山县 东三十六里 ,地名黄姑 ,古老相 来,情好转切 。翰戏之 日: “牵郎何在?那敢 传云:尝有织女牵星,降于此地 。织女以金鲍 独行?”对 曰:“阴阳变化,关渠何事?且河汉 划河,河水涌溢,牵牛不得渡,今庙之西,有 隔绝,无可复知 ,纵复知之 ,不足为虑 。” 因 水名有沸河,乡人异之 ,为之立祠。” 抚翰 心前 曰: “世人 不 明瞻瞩耳 。”翰 又 日: 龚明之称 “古老相传 云”,则织女变心的神话 “卿已讫灵辰 象,辰 象之 门可得 闻乎?”对 日: 必不始于宋代 ,一定早于宋代 。笔者在 《太平广记 “人 间观之 ,只见是 星,其 中 自有 宫室居处 , · 卷六 十八 ·女仙十三 ·郭翰 》条 中发现一段故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