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 苏教版.docVIP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 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 苏教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型: 教学案部分 教学活动和思路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准确地翻译课文。 2.学习合理安排顺序,学习生动的叙述。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4.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4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预习导学 1.熟读课文两遍。对照注释梳理课文。 2.文学常识: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 代 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体例为 体。 3.注音: 昳(? )丽 朝( )服衣冠(? ) 窥( ?)镜  期(? )年 朝(? )于齐  间( ?)进 4.对文中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作些了解,谈谈你对他们的初步印象: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后来谋士淳于髡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5.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而形貌昳丽 ( )(3)朝服衣冠 (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5)徐公何能及君也 (6)自以为不如 ( )(7)暮寝而思之 ( )(8)吾妻之美我者( )(9)私我也 ( )(10)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1)今齐地方千里( )(12)王之蔽甚矣 ( )(1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14)能谤讥于市朝( )(15)闻寡人之耳者( ) 6.我国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的正面例子: 我国历史上谏难、纳谏尤难的反面事例: 7.我的疑问: 二、课堂助学 (一)导入: (二)预习成果展示。 (三)学习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学生读课文第1节,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难点小组讨论。 3.思考并讨论: (1)文章开头怎样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这些反映了什么? “邹忌修人尺有余,而形貌映丽”一句话,写出了邹忌外形魁梧、美丽,行动:“朝服衣冠,窥镜”写邹忌窥镜见貌,自觉其美,逼真地刻画出他自我欣赏的心理。 (2)此段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三问三答,非常精彩,他们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语气也各不相同。请问朗读时应分别用怎样的语气?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三个问句,一问其妻,二问其妾,三问其客。要读出邹忌窥镜后的自得又不自信。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读出融融的爱恋之情,这是热情地赞扬,反映了妻对夫的偏爱;“徐公何能及君也”君妾之答,要读出畏怯的拘谨之意,妾在家中的地位卑微,因为怕,所以不得不敷衍地说;“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读出阿谀奉承之情,用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了,这是因为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 (3)接着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提问:邹忌与徐公怎样比美?结果怎样?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4)邹忌“暮寝而思之”,思的结果,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 臣之妻→私我 臣之妾→畏我 臣之客→求我 自己受蒙蔽国君不易听直言 (5)邹忌从这件事情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邹忌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从自己受蒙蔽,进一步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这一推断入情入理,表现了邹忌的明智、精细的性格特点。 (6)小结本段: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 三、课堂巩固 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