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类物质与牡丹试管苗褐变关系的初步分析 - 核农学报.pdf

酚类物质与牡丹试管苗褐变关系的初步分析 - 核农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酚类物质与牡丹试管苗褐变关系的初步分析 - 核农学报

核 农 学 报  2016ꎬ30(1):0201~0207 201   Journal of Nuclear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1000 ̄8551(2016)01 ̄0201 ̄07 酚类物质与牡丹试管苗褐变关系的初步分析 1ꎬ2 3 1 2 2 符真珠   杜  君   何松林   王利民  孟月娥 1 2 (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ꎬ河南 郑州  450002ꎻ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ꎬ 3 河南 郑州  450002ꎻ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ꎬ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为探究牡丹组培褐变过程中产生主要酚酸的成份及含量ꎬ以3 个牡丹品种(乌龙捧盛、太平红、 凤丹白)试管苗为材料ꎬ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 ̄MS/ MS)测定了3 个品种在增殖过程中未褐化与 褐化试管苗体内酚酸的种类和含量ꎮ 结果表明:3 个品种的牡丹试管苗中均含有苯甲酸、4 -羟基苯甲 酸、咖啡酸、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莽草酸、儿茶酚、芍药苷、3 -羟基-4 - 甲氧基苯乙酮、绿原酸10 种酚酸ꎻ没食子酸、4 -羟基苯甲酸、咖啡酸在褐化试管苗中的含量均低于未褐化试管苗ꎻ芍药苷、没食子 酸甲酯、苯甲酸、莽草酸、儿茶酚在褐化试管苗中含量高于未褐化试管苗ꎻ3-羟基-4 -甲氧基苯乙酮在 褐化和未褐化试管苗中的含量存在品种间差异ꎬ在乌龙捧盛和太平红中ꎬ褐化试管苗的含量低于未褐化 试管苗ꎬ而在凤丹白中褐化试管苗的含量高于未褐化试管苗ꎮ 因此ꎬ没食子酸、4 -羟基苯甲酸、咖啡酸、 芍药苷、没食子酸甲酯、苯甲酸、莽草酸、儿茶酚、3-羟基-4 - 甲氧基苯乙酮9 种酚酸与牡丹试管苗褐 化密切相关ꎬ而绿原酸对牡丹褐变影响较小ꎮ 本研究对解决牡丹试管苗的褐化问题ꎬ提高试管苗质量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ꎮ 关键词:牡丹ꎻ褐变ꎻ酚酸ꎻ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DOI:1011869/ j.issn.100 ̄8551201601.0201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芍药科芍药属 变ꎬ这种褐色物质逐渐扩散到培养基中ꎬ毒害整个外植 [1] 体组织ꎬ并严重影响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培养物的再分 宿根木本花卉ꎬ是我国传统名花 ꎮ 因其花色艳丽、 气味芬芳ꎬ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ꎬ深受国人的珍惜和推 化ꎬ也是一些植物组织培养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 [2] 素[12-13]ꎮ 褐化发生与外植体体内酚类物质的含量呈 崇ꎬ同时也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 ꎮ 牡丹传统 的繁殖方法主要为播种、分株和嫁接ꎬ但这些方法均具 正相关ꎬ而酚类化合物种类较多ꎬ不同植物类型所含的 [3] 酚类物质种类各不相同ꎬ寻找酶促褐变的主要底物能 有一定的局限性 ꎬ因此牡丹组织培养技术越来越受 [14] 到人们的关注ꎮ 然而由于牡丹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普遍 为控制组培褐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ꎮ 本研究以 存在褐化现象ꎬ严重影响外植体的生长和分化ꎬ阻碍了 酚类化合物代谢为突破口ꎬ对3个牡丹品种的未褐化 牡丹组培快繁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4-6]ꎮ 试管苗和褐化试管苗体内的酚酸类物质进行定性定量 近年来ꎬ国内外学者针对牡丹组培褐变现象做了 分析ꎬ了解试管苗体内酚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