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诊所简表药费黑洞还没解决大医院竟吵着提案比照适用.DOC

小诊所简表药费黑洞还没解决大医院竟吵着提案比照适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诊所简表药费黑洞还没解决大医院竟吵着提案比照适用

小診所簡表藥費黑洞還沒解決 大醫院竟吵著提案比照適用 醫改會:籲衛生署與醫院別開倒車 以免犧牲用藥品質與助長健保黑洞 民眾常抱怨為何在診所看病,多只能拿三天藥,且用藥內容明細交代不清,這些問題與健保允許診所採用簡表申報藥費(請見文末之新聞小辭典)有密切關係。但衛生署還沒能有效解決診所簡表的爛攤子之際,醫院代表竟在健保會議也提案要求實施簡表。醫改會特別公開反對,呼籲衛生署長楊志良急踩煞車。 98年藥費成長率高過健保總支出成長率(如附件一) 醫改會執行長劉梅君指出,98年健保費光是花在吃藥打針上就高達1,322億藥費,較97年1,251億增加71億元,成長率5.7%,遠比整體醫療費用成長率(4.72%)還高,顯示健保局藥費管控與醫界自律失靈,讓健保變成「領藥門診」。 劉梅君分析,健保實施總額後,藥費仍保障一點一元,且結算時預先扣除藥費支出,才接著計算各項醫療服務的點值,加上藥品採購價與健保支付金額之間,常存在過高的藥價差,導致許多醫院藉多開藥「以藥補醫」,而許多不以開藥為主的外科或重症照護資源,反遭稀釋與排擠。 簡表加深藥價黑洞 健保多付六至七成價差、一年多花五十億元 醫改會指出,診所如果採核實申報,健保支付價其實每天不到10元,健保卻當冤大頭付給25元;如果加上採購的價差,等於賺了「雙重藥價差」(如附件二)。此外簡表常誘使醫師只願開三天藥給病人,加上不受健保審查,用藥明細往往難以監督,嚴重影響病人權益與用藥安全(如附件三)。 今年2、3月間費協會的勞工代表就以診所簡表藥費健保多付六至七成價差,一年多花健保五十億元為由,提案要求檢討。而健保局實際分析後也發現,簡表平均每日藥費只有9.6元。但這案子協商不成,最後由衛生署長裁定尊重基層診所只小砍3元。沒想到醫院代表隨後也在健保會議上提案要求實施簡表,並要求健保局簽報署長裁示。 醫院要求實施簡表 嚴重違背健保法規定的醫藥分帳精神 健保法規定應實施醫藥分帳,二代健保也規劃應交付處方箋,讓病人享有知藥與選擇的權利,也可讓政府與醫界的醫藥費用帳目管理更透明清楚。但簡表制度卻讓藥費變成糊塗帳,病人不知葫蘆裡賣什麼藥,使得原可以多贏的醫藥分帳制度窒礙難行。 醫改會更對於醫院要求實施簡表的提案不敢苟同。有些基層診所因為地處偏鄉、老醫師執業或規模過小等因素,不容易以明細表核實申報,採用簡表還情有可原。但醫院的資訊系統與藥袋標示已經十分完善,卻要走回頭路,讓人懷疑是貪圖更多的藥價差。 劉梅君擔心開放醫院簡表後,以醫管經營能力,一定會划算地用簡表申報、藥價高的採核實申報,「雙管齊下」賺藥價差,因此醫改會呼籲楊署長急踩煞車。 此外,醫改會也對部分官員或醫界認為診所已實施總額,簡表降下來的錢也是回到診所總額,所以不用大幅檢討與扣除簡表金額的說法不以為然。劉梅君呼籲健保局應每年確實調查檢比實際藥費成本,並提供給費協會作為每年協商健保總額的依據,將過高的價差自總額基期扣除,或移作重症等專案醫療的經費。 醫改會的呼籲: (反對醫院採用簡表申報藥費。. (健保局應要求簡表申報的診所確實申報用藥明細,並專案稽核藥袋標示與收費情形。 (健保局應定期檢討診所簡表藥費成本,將過高價差由費協會自下年度總額扣除,或移為其他重症專案經費,讓健保資源真正用在刀口上。 附件一:近10年健保費支出與占率 資料來源:第161次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協定委員會 報告案投影片 現行藥費管理策略與藥費目標總額報告 【註1】資料來源:「西醫基層總額支付委員會」99年第1次委員臨時會議紀錄。 【註2】實際健保藥價係分析簡表案件,平均每日藥費之健保價金額。也就是該類案件如果改採用核實申報,平均每天只能拿到9.6元。 第二層藥價差: 依據健保第五次藥價調查資料顯示,診所採購藥品平均約有4成藥價差。 資料來源:96年度中央健康保險局業務執行報告 附件三:診所採用簡表申報藥費,導致民眾權益受損案例: 【案例一】 診所為賺簡表藥價差假傳聖旨 要求病人自費或三天後再來一次 內容: 北市某診所告知病人感冒咳嗽症狀嚴重,需要服用止咳化痰藥水,但病人的藥費超過健保局要求診所只能開三天藥、且藥費不能超過75元之規定,因而要求病人補差額或三天後再來一次。病人選擇自費差額,但診所並未開給自費部份的收據。(資料來源:98年底醫改會申訴個案) 案例解析與釐清: 健保規定基層開藥以3天為原則,但醫師可依據病情需要開給所需天數,並採「核實申報」向健保局申請藥費。所以民眾如果醫療需要開給3天以上藥品或藥費超過75元,可實報實銷向健保局請領費用,不可藉故向民眾收費,或誤導民眾診所只能拿3天藥。 【案例二】簡表申報不受健保專業審查監督,用藥明細也常不清楚,嚴重影響病人知藥權益與用藥安全。 案例二-1 有服務於診所的藥師向醫改會申訴,診所醫師要求不將抗生素、類固醇等藥名印在交付病人的處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