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秒和纳秒脉冲激发介质阻挡放电传输电荷特性对比-草业科学.PDF

微秒和纳秒脉冲激发介质阻挡放电传输电荷特性对比-草业科学.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秒和纳秒脉冲激发介质阻挡放电传输电荷特性对比-草业科学

第 41 卷 第 9 期:2979-2987 高电压技术 Vol.41, No.9: 2979-2987 2015 年 9 月 30 日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September 30, 2015 DOI: 10.13336/j.1003-6520.hve.2015.09.022 微秒和纳秒脉冲激发介质阻挡放电传输电荷特性对比 1,2 2,3 1,2 2,3 1 2,3 马云飞 ,章 程 ,牛宗涛 ,王瑞雪 ,陈根永 ,邵 涛 1. 450001 2. 100190 ( 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郑州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北京 ; 3. 中国科学院电力电子与电气驱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 ( DBD) 摘 要:介质阻挡放电 简称 在表面改性、污水处理、航空流动控制等工业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为此基 于实验室自制的微秒和纳秒脉冲电源激发介质阻挡放电,对比研究不同量级脉冲下的传输电荷特性以及放电参数 DBD “ ” − 对传输电荷特性的影响。 系统采用被称为 体放电 的板 板间隙放电,实验在大气压空气中进行。实验结果 讨论了不同激励下 Lissajous 图形的变化情况,同种实验条件下,微秒比纳秒更容易激发放电,且最大传输电荷量 和单脉冲能量更高,但纳秒激励下瞬时功率更高;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仅改变某一放电参数,最大传输电荷量和 单脉冲能量随着电压幅值的升高而增大,随着阻挡介质的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重复频率对电参数和 Lissajous 图形 几乎没有影响,但决定着单位时间内的能量积累;随着放电间隙的增大,最大传输电荷量逐渐减小,而单脉冲放 电能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微秒脉冲;纳秒脉冲;传输电荷;放电参数;Lissajous 图形 Comparison for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ed Charges i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riven by Microsecond and Nanosecond Pulsed Powers 1,2 2,3 1,2 2,3 1 2,3 MA Yunfei , ZHANG Cheng , NIU Zongtao , WANG Ruixue , CHEN Genyong , SHAO Tao (1.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2.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3. Key Laborator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