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善 本 古 籍 还 能 保 存 多 少 年? - 中国国家图书馆.pdf

善 本 古 籍 还 能 保 存 多 少 年? - 中国国家图书馆.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善 本 古 籍 还 能 保 存 多 少 年? ——善本古籍酸化问题引起的思考 周崇润 李景仁 案语:“善本古籍还能保存多少 年?”多数人没有考虑过,提出这样 的问题,也可能被认为是“危言耸 听”,但这确实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 题。 去年我组对善本特藏文献纸张 酸性进行了调查,检测结果是出人预 料和令人担忧的。善本古籍用纸多为传统工艺的手工造纸,原来纸张为中性或弱 碱性,PH值在7.0—8.5范围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关部门对我国近60种 古籍文献纸张酸性进行过检测,结果PH值平均为7.6。其中皮纸为8.3,竹纸为 6.9,均在中性或微碱性范围。时隔仅仅40年,通过对我馆馆藏24种古籍纸张 酸度的检测,结果PH值平均为6.6,其中皮纸为6.7,竹纸为6.4,已经普遍酸 化。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检测数据相比,善本古籍纸张的PH值竟降低了1个 数值,由中性或微碱性变为酸性。我们认为,这一现象预示着我馆善本古籍纸张 加速老化变质的开始。如果再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照此酸化速度发 展下去,50年后古籍文献的PH值就可能降至5.5左右,100年后就有可能降至 5.0以下。而且,根据我组的实验证明,图书纸张的PH值低于5.0以后,其保 存寿命最多为100年。据此分析,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我馆善本古籍最多还 能保存200年。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我国的古籍已经保存了几百、上千年, 200年相对于过去的一千年,相对于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不是太短暂了呢? 对于古籍的酸化,应该防治结合,以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因为图书纸张的 酸化与老化是同时进行的,纸张一旦酸化,其老化速度也随即加快。等到图书纸 张酸化之后再进行去酸,将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并且图书纸张的去酸,是一 项耗资巨大的工作,需要投入很多财力、人力进行。应当尽快把善本古籍的酸化 预防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一、酸对图书纸张的危害 近代研究证明,酸是加速图书纸张脆化变质的重要因素。其机理是:酸是一种接 触剂,可以降低纸张纤维素配糖键的活化能,加速纤维素分子水解降解,导致纤维素 长链断裂,成为易碎的水解纤维素,图书纸张也随之脆化变质,甚至会变成碎末。纸 叶的PH值高于6.2(PH7为中性,数值越小酸度越高)只会慢速变质,而低于6.2 就 会快速变质,低于 5.0 则会迅速变质。根据相关资料和我们的经验,图书纸张的 PH 值每降低 1,其寿命会减少 1/10—1/2。因此,近年来各国图书馆、档案馆都十分重 视纸张的去酸,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此项工作。 我馆藏有大批珍贵图书,但去酸工作目前还没有开展,为做到心中有数,我组按 照善本部计划,对珍贵文献图书纸张的酸度进行了检测,为今后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 依据。 二、测酸概况 1、 抽样原则 此次测酸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取得满意的结果,抽样方法十分重要。我们首 先确定了以明清古籍善本为重点,全面检测的原则。同类藏品选择不同纸种、不同时 期,以及损坏程度不同的藏书进行检测,同时还抽检了部分名著,基本上代表了全部 藏品的酸度概况。 2、检测藏品范围 明清及明前善本(包括《四库全书》)、新善本(包括《文革小报》)、西文善本(包 括《北堂书》)、民语书刊(包括《贝叶经》)、舆图(包括“样式雷”图样)、金石拓 片、敦煌文书、名人手稿等。 3、检测藏品的纸种 善本特藏品的纸种非常复杂,为更有代表性,我们选择图书的纸种如下: 竹纸、皮纸、棉纸(主要是明清善本、舆图、敦煌、拓片用纸); 草纸、贝多罗叶(主要是新善本、民语、手稿用纸); 化学浆纸、机械浆纸(主要是新善本、民语、名家手稿用纸)。 4、检测藏品的年代 善本特藏品的年代跨度非常大,达近千年。为有代表性,我们选择了明前、明清、 民国和解放后四个历史阶段的藏品进行检测,涵盖了不同阶段藏品的酸性状况。 5、检测数量 此次检测以明清善本为重点,同时进行普查,共检测藏品 75 种,含 5 万余册、 件,各类藏品检测数量如下: 明清善本21种,共4万余册(含《四库全书》) 明前善本4种,共40余册 西文善本12种,共5000余册(含《北堂书》)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