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闻中的‘伪科学’内容分析研究 - 新闻学研究.pdf

新闻中的‘伪科学’内容分析研究 - 新闻学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中的‘伪科学’内容分析研究 - 新闻学研究

‧新聞學研究 ‧第 一一六期 2013 年7月 頁 47-90 一般論文 * 新聞中的「偽科學」內容分析研究 ** 鄭怡卉 投稿日期:101 年8月 16日;通過日期: 101 年12月 3日。 * 感謝國 家科 學委員會研究贊助 。本文資料為 2008-2011 年國科會研究計畫 「有效 的科技傳播 :公眾認知與媒體呈現」 (NSC 97-2515-S-004-008-MY3 )之部分研 究成果。 ** 鄭怡卉 為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助理教授 ,e-mail: icheng@.tw 。 ‧47 ‧ ‧新聞學研究 ‧第 一一六期 2013 年7月 《摘要》 科學傳播領域早已累積相當數量之 文獻討論科學新聞,但 新聞中呈現的 「偽科學 」 (pseudoscience )內容仍少探討 。一 般來說,「偽科學」指表面上是科學性資訊,實質上卻是違反 科學規律或邏輯的論述 。本研究即在探討 「偽科學」新聞的內 容 ,檢視台灣報紙新聞報導後發現,最常見的偽科學主題為超 自然之靈異現象,其他與偽科學相關的新聞議題包括:療效未 經證實的偏方、非正規醫學建議的減肥偏方、占卜算命或星座 運勢分析、風水地理、民俗/民間傳統療法、能量或磁場對人 體健康的影響,以及外星人與地球末日預言等主題。本研究之 發現有助 於了解目前相關報導之呈現方式,也初步確立偽科學 的新聞編碼類目可行性,包含 其主題分類以及論點與論述呈現 方式。 關鍵詞 :內容分析、科學傳播、偽科學新聞 ‧48 ‧ 新聞中的「偽科學」內容分析研究 壹、研究背景與目的 媒體是社會大眾得知時事與獲取新知的重要資訊來源,有關科學議 題的報導更可能是一般人在離開校園後少數可以接觸到科學資訊的管道 (Norris, Phillips Korpan, 2003 )。科學新聞因而具有重要傳播功能, 為社會大眾持續帶來科學新知或科技新發明的訊息 (Brossard Shanahan, 2006 ),也成為公眾感知科學與科技衝擊與重要性的主要方 式(黃俊儒,2003 ;Millar, 1997 )。 科學新聞的重要性還包括幫助大眾認識與監測環境 。直覺上 ,科學 訊息好像只是單調的知識,但實與一般大眾生活息息相關,因其範疇廣 泛地包括了醫學、生物、地球科學、食品科學、氣象、航太、電腦科 技、化學、工程等領域 。這些不同科學領域在日常生活多有應用,而在 科學與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 ,任何一小部分的新發現或發明都可能 大幅改變人類生活(Weigold, 2001 )。 然而理解科學有其知識門檻,媒體就扮演著為公眾解釋科學或如科 學教育者的角色,將複雜或具有難度的資訊轉化成較易理解的報導,讓 不具背景知識的民眾也得透過媒體更為認識科學(Bader, 1990; Nelkin, 1995)。 而科學內容除了科學知識外,還包含了科學概念、科學原理與科學 方法以及科學思想,如了解科學家如何探索與思考問題 、了解在科學知 識累積過程中科學家間並不一定有共識 ,以及探討何謂科學本質等(許 良榮、李田英,1995 ;Duschl, 1990; Kirschner, 1992 )。媒體若能傳遞 正確科學內容勢將有助於提升公眾判斷科學資訊與知識的能力,而當一 個科學議題被媒體廣泛討論時,公眾也才有能力提出看法,甚至積極地 ‧49 ‧ ‧新聞學研究 ‧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