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化教材 大学选读 题解 大学论述修己治人的博大学问, 原本是礼记的 .doc

文化教材 大学选读 题解 大学论述修己治人的博大学问, 原本是礼记的 .doc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教材 大学选读 题解 大学论述修己治人的博大学问, 原本是礼记的

文化教材大學選讀 大學論述修己治人的博大學問,原本是禮記的第四十二篇。南宋朱熹 從禮記中 抽出大學、中庸兩篇, 與論語、孟子 合成「四書」。 自此,「四書」與「五經」並稱,成為古代讀書人必讀之書,而大學在儒家典籍的地位,也大大提升。 論語book、孟子book、 大學paper、中庸paper。 五經 詩、書、易、禮、春秋。 Fish: 大學講的是「政治哲學」, 中庸講的是「人生哲學」。 大學本無章節之分,朱熹大學章句乃為之分章句,作注釋,定為「經」一章、「傳」十章。「經」是基本的觀念,「傳」是對於「經」的解釋與闡述。 大學依據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採用先總括、後條分的形式闡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主要提出三綱、八目。Fish: 【先總括後條分所謂「三綱」,指三層進階的目標,即「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所謂「八目」,指八個步驟,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三綱」與「八目」間有著本末、始終、先後的關係, 「格、致、誠、正、修」是「明明德」的工夫,「齊、治、平」是「親民」的工夫。如此,由「明明德」而「親民」,由修己而治人,由內聖而外王,最後「止於至善」,大學之道便算圓滿達成了。 (書籤)總表 三綱 (目標) 八目 (步驟) 內 ↑ 內 聖 修 己 明明德 格、致、誠、正、修 ↓ 外 外 王 治 人 親民 齊、治、平 止於至善 本課選錄五則,各則標題皆編者所加。「大學之道」即朱熹所謂「經」一章,闡明三綱領、八條目的連貫性,及其由小而大、從本到末的實踐步驟。以下四則分別闡釋:「誠意」在於不自欺而能慎獨;「正心修身」在於使心之所用,不為物慾、意氣、情感所蔽,而能得其宜;「修身齊家」在於中正而不偏;「齊家治國」在於自身能行孝、悌、慈。 意氣:情緒。 「經」一章 闡明三綱領、八條目的連貫性,及其由小而大、從本到末的實踐步驟。 「誠意」 「誠意」在於不自欺而能慎獨; 「正心修身」 「正心修身」在於使心之所用,不為物慾、意氣、情感所蔽,而能得其宜; 「修身齊家」 「修身齊家」在於中正而不偏; 「齊家治國」 「齊家治國」在於自身能行孝、悌、慈。 題解【補充】 大學的名義 一、博學、大人之學:漢代鄭玄於三禮目錄說:「名曰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禮記正義引)他把「大學」釋為「博學」,這是對大學名義所作的最早解釋。 宋代朱熹則在大學章句中說:「大學者,大人之學也。」他認為大學一書所以命名為「大學」,是取義於古代教人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等成為大人的最高學府名。至於「大人之學」與「小人之學」的內容有何不同?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認為「小子之學」所教的內容是「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而「大人之學」所教的內容則是「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其道理博大、精深,因此,與鄭玄所謂的「博學」之義,亦可相通。 二、國家設立的學校:「大學」也是古代政府設立的學校。古代大學的課程內容,大戴禮記保傅云:「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束髮(成童15歲)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其實,兩種說法有相通之處。就大學開宗明義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四句看來,它說的是「大學」此一最高學府的層進目標和途徑,而其中所學得的就是一種「博大的學問」。而大學所載,只是「大人之學」的綱目架構,關於實現這些綱目的具體工夫,並沒有詳明的表示,因此可以視為初學入德的基本典籍。 作者 關於大學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 朱熹大學章句指出:「經一章,蓋孔子之說,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Fish: 【述】:動詞。傳述、闡述。 【門人】指「學生」。 【記】:動詞。記載、紀錄。 他認為「經」是曾子傳述孔子的話,係曾子所作;「傳」是曾子門人記述曾子的話,係曾子門人所作。今就文中屢引孔子、曾子言論,則其書應為孔、曾以後,戴聖以前的儒者所作,非出自一人之手,餘則無從詳考。 與叔父戴德合稱「大小戴」。 其所編訂的禮記稱小戴禮記, 凡四十九篇,為今日之通行本。 Fish: 通常只說禮記時, 指的是【小戴禮記】。 課文與注釋 【第1則】經一章 大學之道 請"帶著問題"來"朗讀"課文! Q:請找出〔三綱領〕及〔八德目〕中的動詞? 1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