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杜甫诗中花的喻象 - 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
杜甫詩寄寓身世家國的花之意象
王琮瑄*
摘要
杜甫是盛唐時成就斐然的詩人,在文壇上光耀璀璨的文學價值,和其詩歌中大量蘊含的意象是密不可分的。杜甫詩歌的深度與廣度皆超越了當代之前的詩人,並且大量而純熟地使用意象,而意象是決定一首詩之深度的最佳指標。本文從杜甫使用花之意象中探討借花比興的身世家國之悲,杜甫在其詩作中往往藏有深刻的家國身世之感,並透過春天與春花作為喻象,因此,本文前半部份討論意象、界定意象,後半部份則探討關於花的意象,以〈曲江二首〉作為代表,並附帶探討了一些用花做為意象並且意象內容與〈曲江二首〉相關的詩作。大致上,杜甫詩中的美景常常不是真正純粹的美景,通常背後都有杜甫創造出的意象以抒懷。花是詩人中最喜歡使用的物象之一,杜甫在物象表現上純熟精湛,因此本文即以此做開端,為杜甫詩中幾個使用花之意象的主題詩做淺析。
關鍵字:杜甫、意象、喻象、花之意象
前言
以詩歌的文學發展而論之,唐代無疑是一個光華璀璨的集大成時代,名家輩出,風采多姿,各家皆有各家之長。然則,足以概括唐詩全貌者,首推詩聖杜甫。元稹於杜甫的墓誌銘曾書:「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所獨專。」《杜詩鏡詮》周椁序言說:「少陵詩兼綜眾體,冠絕古今。」盧世榷說:「五言律至盛唐諸家而聲音之道極矣。然未有富如子美者;既富矣,又有用矣。何言乎有用,感天地,動鬼神,訐謨定命,遠猷辰告,蒿目時艱,勤恤民隱,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此所謂有用之文章也。」前人所評絕非虛譽,杜甫成就的確陵駕同輩,超群絕倫,為後世詩壇閃耀萬丈光芒、照耀古今。
然而,杜甫詩之所以光芒萬丈,除了因為自身個性風格而產生的獨特性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乃在於他在意象使用上表現出超越前人的開新性格,以及對後世示範了文學經驗中感受與表達的無限可能。
杜甫詩歌的深度與廣度皆超越了其時代之前的人,而意象是詩歌的主體,詩的深度全賴於意象的營造。因此,本文擬從意象的探討論杜甫借物抒情的詩句裡更深層隱微的情感。
然,意象又分成了許多層面,此次本文要探討的意象為:與形象呈現有最直接而廣泛的關係的「物象」,以及觸景聯想的「興象」。我國自古即有「詩言志,歌詠言」的比興抒情傳統,自《詩》三百始,借物比興一直是中國詩歌慣有的表現手法,情動於中而行於言,是很自然的感發方式。一件件具體的事物構成了現實的客觀層面,而人類的認知以此做為依據,形成了「物象」的內涵。然,物雖無感,人卻不能,儘管人類的認知建立在外在客觀的物象,但人類的主觀心情會影響人類對於外在物象情感上認知的投射,並且,時間空間因素也造成了事物前後不同的感知,使之成為有意識的、有分別的,創造了「形象」、「事象」的不同意象。
無疑的,杜甫在使用意象的技巧上十分純熟且前無古人,因此杜甫詩歌中平凡的文字總能見其背後更深遠的涵義。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是場重挫唐朝國力的戰亂,卻也讓杜甫將戰亂各方面感受化為詩歌題材,不能明說、愛莫能助,便借物抒情融於景中,在寫景背後融入一層更深切的家國滄桑。
杜甫生在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關鍵中,經歷了盛世與戰亂,一生飽受風霜,使他更能體會民間疾苦。「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乃杜甫一生之世宦理念,因為這份忠君愛國的思想,使他面對安使之亂動盪後的國家,有無法割捨而曾經美麗的期許,也有濃得化不開的哀愁。由於他對廣大生民博大的關懷,因此對於現實的動盪發於詩歌並且能將真誠表現地恰如其分,除此之外,杜甫描述場景是全方位的,無論寫到哪一景,總能輕易轉折到一個對比的景象,其轉折的筆鋒深沉而有勁,至於感性的表現則在於詩歌的形象化、意象化所呈現的面貌。
本文在杜甫詩歌的諸多意象中,以探討花的意象為主軸。花開、花落、花飄、花謝,總能帶給詩人各種情緒各種情懷的感發。以杜甫詩的〈曲江二首〉為主,討論杜甫使用花來哀國家身世的意象,並擴及〈可惜〉、〈江畔尋花七絕句〉、〈春望〉等為代表作,以探求杜甫詩中關於花的意象之意涵,以及其中對國家所寄託的厚望與思鄉情懷。
本論
杜甫詠物詩與意象
(一)意象
意象是詩歌最核心的主體,詩人的成功與否主要表現在詩歌意象的標誌。杜甫是我國偉大的寫實詩人,他之所以能在詩壇有亙古而璀璨的異彩,除了嚴整工對、錯綜任意、寓變化於嚴整中之外,皆因其內在成熟而適切的意象表現。
杜甫一生作品中,詠物詩佔的比例極高,杜甫對大自然有許多深厚的情感和體驗,因此其詠物詩數量多,題材廣,寓意深遠。杜甫今存的百首詠物詩中,大部分是托物抒懷之作,他發揚了中國的比興傳統,將批判現實與反應現實融入詩歌創作中,讓比興成為詩歌審美的標準,使其詩歌達到登峰造極的空前成就。而杜甫詩之所以能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在於他大量創造意象,在客觀的物象中融入了主觀情意,或借助客觀物象表現主觀情意。
意象中所謂的「意」,不外乎就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