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ppt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0·安徽)“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 A.台儿庄 B.南京 C.卢沟桥 D.沈阳 (10·湖南岳阳)“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红军长征胜利 C.全民族抗战开始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1.“……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A.东北 B.北京 C.上海 D.南京 2.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最真实再现这一事件的是 A.历史学家撰写的有关著作 B.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 C.电影《南京!南京!》 D.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 活埋…… 铁证如山 集体屠杀…… 铁证如山 尸横遍野 铁证如山 连孩子都不放过 铁证如山 铁证如山 “栖霞区的老人王利民还记得,当他躲避日本兵逃难到栖霞山上,回望村庄,已成一片火海。长林村王立永老人则向记者描述说,日本兵从仙鹤门到横山嘴,烧;到杨石桥,烧;到陡山,烧;到龟山,烧;日本兵走到哪里烧哪里。日本兵到韦山住了一夜,转回东长林,又烧了几十家。” ——《苍天回眸——百位幸存者的证词》 初中历史 八上 铁证如山 “……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地来污辱这个城市。据目睹者们说:南京市民像被捕获的饵食似地落到了日本人的手中;该市不像只是由有组织的战斗所占领的;战胜的日军捕捉他的饵食犯下了无数的暴行。日军单独的或者以二三人为一个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 ——1948年11月4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关于日军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罪行的判决》节选 初中历史 八上 * 歌声中的历史: 《保卫卢沟桥》 “敌人从哪里来, 把他打回哪里去! 中华民族是一个铁的集体, 我们不能失去一寸土地! 兵士战死有百姓来抵, 丈夫战死有妻子来抵! 中华民族是一个铁的集体, 我们不能失去一寸土地! 敌人从哪里来, 把他打回哪里去!” 初中历史 八上 初中历史 八上 卢沟晓月 初中历史 八上 初中历史 八上 编号:1501 事件名称: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北平城外卢沟桥 卢沟桥事变 1937.7.7 日军为何要进攻卢沟桥? 抗战形势图 初中历史 八上 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 初中历史 八上 守卫在卢沟桥的中国军人 初中历史 八上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 初中历史 八上 口才展示 请你结合课文说一说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的英勇事迹。 初中历史 八上 佟麟阁 赵登禹 “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军人战死沙场原为本分,没什么可悲伤的。” “国家有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初中历史 八上 日军通过卢沟桥 初中历史 八上 中共抗日通电: 我们的口号是: 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 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 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 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抵抗日寇的侵掠!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 进攻! 驱逐日寇出中国! 初中历史 八上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初中历史 八上 初中历史 八上 初中历史 八上 探究分析: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