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为祖国自豪!.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遇见,为祖国自豪!   前不久,我们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工程”小学名师一行23人赴澳大利亚学习培训。在澳洲,有很多遇见,这种遇见,在异国他乡,总和祖国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亲切、温暖、自豪。   阿大有一尊孔子雕像   美丽的阿德莱德大学,在澳洲简称阿大。在参访的过程中,校园美丽如画,布局典雅精致。多功能综合运用的设计普遍体现于澳洲许多学校的建筑中,集饭堂、阅览、学习于一体的学生生活中心(一下子记不住英文的名字)让我们眼前一亮。然而,让我印象最深、最为激动的,还是在异国他乡的高等学府,一尊孔子的雕像矗立其中。它在穿越学校的一条主干道的旁边,高大而厚重,充满了文化的自信。   我们一行的几位同伴,也是异常的惊喜,忙着在孔子的雕像下面留下难忘的合影。在多元文化发达的澳洲,能见到祖国文化的“精髓”耕植在那里,的确应该感谢全球教育的国际化、多元化。孔子――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如今也成为了解我们祖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在照相的时候,恰好一些外国学生从旁边经过,被我们的“匆忙”挡住了,她们一直站在旁边等待着,直到我们几个拍照结束。看着我们在孔子雕像下像小孩一样地兴奋与激动,她们也许无法理解,但却非常尊重。   同行的南澳教育部领导告诉我们,这座孔子雕像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捐给阿大的。后来仔细了解才发现,在阿大有南澳唯一一所孔子学院。   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07年,由阿德莱德大学和山东大学合作建设,是南澳州唯一一所孔子学院。阿大孔院人员配备齐整,组织和制度建设完善,汉语教学规模稳步提升,文化活动大幅拓展,高端学术活动影响扩大,商业培训活动不断创新进展。阿大孔院已成为南澳地区支持中文教学和推广中国文化的基地,推动中澳政治、经济、商贸、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南澳以至澳洲树立了良好形象并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三月的阿大,才刚刚开学,迎新的工作是学校学生会策划的活动,在学生生活中心的旁边,摆满了迎新的展位。其中,一块阿德莱德大学中国留学生学生会欢迎新同学的招牌最为醒目,两个在学生会工作的学生,一个是阿大学联秘书长,来自四川成都。简短的问?和了解,其实只是想在他乡听听中国的声音。他们在那里,为祖国的新来的留学生服务,也一定很乐意!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国家――中国。   百度搜素一下孔子学院,发现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140个国家(地区)建立512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130国(地区)共512所,其中,亚洲32国(地区)115所,非洲33国48所,欧洲41国170所,美洲21国161所,大洋洲3国18所。孔子课堂74国(地区)共1073个(科摩罗、缅甸、马里、突尼斯、瓦努阿图、格林纳达、莱索托、库克群岛、安道尔、欧盟只有课堂,没有学院),其中,亚洲20国100个,非洲15国27个,欧洲29国293个,美洲8国554个,大洋洲4国99个。自己也为那些数据所惊讶,尽管我们也知道国外的孔子学院,但从没想过数量有这么多。我想,在祖国文化和思想的传播上,仅仅惊讶、感叹还不够,我们都应该好好想想自己能做点什么。   可爱的小女孩   参访的时候,我们都很开心,都争着把自己带来的小礼物送给澳洲的朋友――洲政府教育部的官员、学校的校长。而且,大家在挑选礼物时潜意识里形成了一种共识,小礼物一定要具有中国特色,诸如中国传统工艺品折扇、体现中国学生素养的小作品、体现地方文化的商品等等。赠送礼品的时候,我们介绍它们的独特意义,通过翻译现场转达,并且现场拍照留念。这一切表达了两种异质文化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努力。   在参访学校中,我们总在教室里寻找,一看到黄皮肤的孩子就特别兴奋――那一定是来自中国的学生,可以不经过翻译顺畅交流,好多想知道的事情可以通过这些学生了解到。每次寻觅,都得到了印证和回应,这样的机会还真多,看了几个学校都碰到,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都有。华人在澳洲的比例达到4%左右,2400万的人口,华人大约近100万,其中就有不少在澳洲读书的孩子。在一所学前班到高中的十二年一贯制的阿德莱德中学,我们就碰到这样的一位六年级的华人学生,从新加坡来学校时间才一年。我以为她初来乍到不一定能适应。没想到,她说学校里的伙伴很好,生活、学习都很快乐,而且不停地与我们交谈。旁边的孩子们都羡慕地看着她。大概是因为她能和我们这些参观的老师讲流利的中国话,而他们却听不懂。我怕小女孩兴奋得忘记了小组的伙伴,于是提议把周围的同学向我们介绍一下,她大方地一一介绍了自己的同学,让我们知道了这些小朋友的名字。小伙伴们都很高兴,她也挺开心的。我想,她的小伙伴一定不会同时碰到这么多来自祖国的朋友,因为羡慕所以惊讶。我之所以这样提醒小女孩,也是想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让小女孩更好地融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