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那些消逝的中华文化典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拾那些消逝的中华文化典籍   2014年12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考察时,听取了学生们的发言,并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我们的精神追求和行?樽荚颉!毕敖?平向澳门大学赠送了《永乐大典》重印本。   《永乐大典》这部近4亿字、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万册巨帙,自明永乐六年(1408年)成书以来,历经沧桑:正本杳无踪迹,嘉靖副本屡遭劫难,残卷聚散离合,至今仅存400余册,散落在世界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收藏机构。百余年来,222册《永乐大典》从世界各地陆续汇聚国家图书馆,留下了一段又一段佳话,一代又一代学人从中辑佚古书,重新拾起那些消逝的中华文化典籍。   “珠还合浦,化私为公”   “自1912年入藏翰林院残存的60册《永乐大典》以来,国家图书馆馆名几易,从‘京师图书馆’‘北平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到今称‘国家图书馆’,不过馆名虽变,大典的收藏工作从未停止,这离不开有识之士捐赠和几代图书馆人的奔走寻访。”说起这段往事,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念兹在兹,无比感怀。   抗战期间,国难当头,一些爱国文化人士自觉加入到抢救、搜集古籍善本的行动中来,化私藏为公藏成为当时不少人的共识。困居上海的郑振铎不断出入书肆,寻找善本,并和北平图书馆保持联系。时任北平图书馆馆长的袁同礼则四处筹措购书经费。那一段时间收集的善本中,就有两册《永乐大典》。   “珠还合浦,化私为公,此亦中国人民应尽之天责也。”1951年,著名藏书家周叔?|将家藏的一册《永乐大典》无偿捐献给国家,并致信北京图书馆表达自己化私为公的心愿。   就在那一年,在张元济的倡议下,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一致通过,将商务印书馆所属东方图书馆收藏的21册《永乐大典》赠送北京图书馆。这批书由上海运至北京前,耄耋之年的张元济在病榻上不停摩挲翻阅,与之殷殷作别。这其中,有不舍,更有大义。   1958年4月11日,北京大学图书馆两位副馆长梁思庄和耿济安将4册《永乐大典》,送交北京图书馆收藏。“这四册内容是郦道元《水经注》的后半部,与此前商务印书馆捐献的前半部《水经注》配成全书,成为当时学术界、图书馆界的大喜事。”陈红彦说。   中华书局编审张忱石在《〈永乐大典〉史话》一书中指出,这些公私藏家的捐献基本是无偿的,当时国家不可能向他们支付丰厚的奖金,唯有文化部颁发的带有部长沈雁冰签名的奖状,作为精神鼓励。“大家的爱国热情、爱书热情空前高涨,20世纪50年代成为《永乐大典》入藏北图(国图)的高潮。”陈红彦表示,至1965年,馆藏《永乐大典》达到220册。   而第221册《永乐大典》的发现和入藏颇具传奇色彩。1983年,在山东掖县农民孙洪林家中发现了一册《永乐大典》。发现时,这册《永乐大典》的天头地脚部分已经不存,书里夹着花样、鞋样。幸运的是,当时的农家妇女虽不识字,但从祖上因袭的敬字惜纸传统,使这册大典得以保存下来。得知此书的重要价值后,孙家将书送到了掖县文化馆,掖县文化馆将其转送到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收到书后即由专业修复人员做了复原。   “以各种方式促成大典团聚”   走进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办公室,墙壁上看不到常见的书法绘画,而颇为醒目的是一页仿真复制的“湖”字韵《永乐大典》。它是为纪念2013年最新入藏国图的第222册《永乐大典》而制作的。这一册大典的回归颇为不易。   2007年11月,一册《永乐大典》的出现让赴上海调查古籍善本的全国古籍普查专家组既惊喜又疑惑。眼前这册大典品相良好,明代包背旧装,字迹端工的馆阁体,从封面至纸页皆无缺损,内容为有关“湖”字的唐宋元诗文,正好弥补了国图藏《永乐大典》湖字韵的缺卷。   可是,20多年来都没有新一册《永乐大典》被发现,由加拿大华裔书主袁?文收藏的这一册是真是假?经过先后四次鉴定,专家认定此册《永乐大典》为明嘉靖年间所抄零本,当是真品无疑。几经周折,六年之后,这册《永乐大典》使用国家文物征集经费从书主手中成功购买入藏国图,成为流散海外的《永乐大典》实体回归祖国的成功案例。   六十余年前,也不乏海外收藏《永乐大典》成功回归祖国的案例。据2016年4月首发的中俄文版《中国与苏联关系文献汇编(1952年―1955年)》披露:1954年6月,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把原藏满铁图书馆的52册《永乐大典》送还我国外交部。   这并非苏联首次将《永乐大典》归还我国。1951年6月,苏联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大学东方学系图书馆,把帝俄时代从中国掠走的11册《永乐大典》送还我国文化部,文化部接收后即拨交北京图书馆。1954年,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