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细节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细节探析

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细节探析(1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内分泌科 北京 100853; 2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麻醉科 南京 210002)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细节,为临床医护操作实践和带教提供参考;方法:仔细分析操作过程每一步骤,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具体操作的每一步都有细节决定着成败;结论:细节决定成败。 【关键词】外周静脉;留置针 The discussion of the detail operation of peripheral vein remaining needle Xu Yan Zhou Ni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etail operation of peripheral vein remaining needle for providing references to clinical nursing care and teaching. Methods: Carefully analysis the each steps of the operation and accumulate experiences. Results: The well done comes from careful operation in any steps. Conclusions: Details is the key of good performs. 【Key words】 peripheral vein, remaining needle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018-02 基础护理教学中大多是教授头皮针穿刺技巧,而现在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其穿刺技术在许多地方却不同于头皮针,本文通过作者多年临床实践的经验教训总结,旨在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细节,为临床护理操作实践和护理带教,以及年轻麻醉医生学习动脉穿刺前练习静脉留置针提供参考。 1 选择血管的原则 仔细寻找血管是成功的一半,所有失败病例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仔细找到一根合适的血管。没有不会打针的人,只有找不到血管的人!一般来说,①上肢优于下肢,这是由于上肢血流快于下肢,且不影响下床活动;并且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②左手优于右手,因为大多数人是右手为优势主动手。③手背优于两侧,易于固定,血管活动度小,血管也相对固定。④远端优于近心端,为病人以后再输液打针留有余地。⑤摸到优于看到,有触感便于判断血管(充盈度、弹性、深浅、活动度)。 2选择血管的方法 一般按照常规扎止血带,就可以找到暴露清楚的血管;不清楚时可轻拍、按摩、活动,促进血管显露;血管是是而非时,可扎好止血带触摸、松开再摸,对比充盈度,区分血管和肌腱、弹性好充盈的血管与弹性差固定硬化的血管;充盈度差时可让肢体下垂,然后再扎止血带,促进血管充盈。 3选择进针点 最好考虑到准备进血管的位置(正上方、侧方入)、皮下欲潜行距离、套管在血管中的预留长度、与关节的位置距离关系、周围固定位置、后接导管(输液/血器、延长管等)的长度及相邻关系、是否需要接镇痛泵预留固定位置、以及给后续操作留有余地等众多因素。 4选择针的种类、型号 手术室通常用不带延长管的普通针,或用带加药壶的针,也可使用带延长管的针。通常全麻、椎管内麻醉的手术,尽量选粗的针;臂丛麻醉的上肢手术,仅为了保留一条静脉通道,可用稍细一点的针。病房不同,以尽量细为好,以便长时间留置时降低血管损伤和静脉炎发生率;但危重、需要快速大量输血/输液的病人,则要求使用粗针。不同品牌针的韧性不同,同一型号也有长短之分,有条件和有必要时可进一步仔细选择更适合的针:血管直、长、条件好时什么针都可以;血管短、有弯曲、分叉时用柔软一点的更好;进针点近关节时,用长一点的柔软一点的在血管内穿过关节更好;老年人用柔软一点的更好;准备长时间留置时用柔软一点的更好;血管条件不好不清楚、位置深、活动度大时用韧性稍大的较好。 5进针方式 5.1进皮→血管:穿刺时,对准血管进针,进针角度大于30℃,针尖刺入皮肤后即刺入血管,再减小角度沿血管走行进针,回血好再置入套管。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判断准确、成功率高,但因为血管破损处距皮肤破损处近,尤其是血管较浅者,拔针后针眼易出血难止。故比较适合于血管位置较深,判断不清,把握较小者。初学者可采用此方法。 5.2进皮→皮下→进血管:穿刺时,对准血管进针,进针角度小于15℃,针尖刺入皮肤后,在皮内水平进针3~5mm,可在血管上前行刺入血管、血管旁伴行侧进血管或血管下潜行挑入血管,回血好即置入套管。这种方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