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莱西市小地老虎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山东省莱西市小地老虎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摘要:山东省莱西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隶属于青岛市。该市地处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干湿显著,雨热同季。春季莱西市的气候阴凉潮湿、田间覆盖度大、杂草丛生、土壤湿度大,这正适宜于小地老虎的繁殖;且该市农产品资源丰富,主要有花生、果品、蔬菜等,因此,如何有效的防治小地老虎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莱西市小地老虎的发生规律提出几点综合防治的方法。
关键词:莱西市;小地老虎;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095-1
小地老虎俗称土蚕、切根虫等,是山东省旱地作物玉米、花生、棉花、豆、瓜类、蔬菜等花苗期主要害虫之一。小地老虎在莱西市每年发生4代,分别为卵、蛹、幼虫、成虫,其中成虫危害最大。成虫的形态特征为:前翅黑褐色,亚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及亚外缘线均为双波线;在肾形纹外侧有1个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纹,在亚缘线上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褐色楔形纹,3斑尖端相对,是其最显著特征。本文着重研究小地老虎的发生规律,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1 小地老虎各个世代的形态特征
1.1 卵
卵呈馒头形,直径约0.5mm,高约0.3mm,表面有纵横隆线。初产时为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孵化前卵顶呈黑色。
1.2 蛹
体长18-24mm,红褐至黑褐色;腹部第4-7节背面前缘中央深褐色,且有粗大的刻点,两侧的细小刻点延伸至气门附近,第5-7节腹面前缘也有细小刻点;腹末端具短臀棘1对。
1.3 幼虫
呈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37-50mm、宽5-6mm。头部褐色,具黑褐色不规则网纹;体灰褐至暗褐色,体表粗糙、布满大小不一而彼此分离的颗粒,背线、亚背线及气门线均黑褐色;前胸背板暗褐色,黄褐色臀板上具两条明显的深褐色纵带;胸足与腹足黄褐色。
1.4 成虫
体长17-23mm、翅展40-54mm。头、胸部背面暗褐色,足褐色,前足胫、跗节外缘灰褐色,中后足各节末端有灰褐色环纹。前翅褐色,前缘区黑褐色,外缘以内暗褐色;后翅灰白色,纵脉及缘线褐色,腹部背面灰色。
2 小地老虎的发生规律
山东省莱西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气候潮湿;而阴凉潮湿、田间覆盖度大、杂草丛生、土壤湿度大的地方,宜于小地老虎的繁殖,令该地区虫害加重。成虫都是夜间出来活动,而且对黑光灯、糖醋酒等趋性较强。小地老虎的卵多散产在土表的残株根茬及玉米苗上或杂草上。幼虫共有6龄,初孵幼虫一般先取食杂草,然后为害作物幼苗,可昼夜在心叶内取食为害。幼虫3龄前不入土,昼夜摄取杂草和作物心叶;3龄后,白昼潜伏于土表,夜间出来取食,而且3龄以后的幼虫有假死性和互相残杀的特点。老熟幼虫大都转移到地边、田埂、杂草根旁较干燥的土下,并且筑土室内化蛹。3龄以上的幼虫、蛹和成虫,3个虫态都可越冬,未老熟的幼虫在冬暖时仍可取食。小地老虎不耐30℃以上的高温和5℃以下低温,但性喜高温潮湿的环境,所以春季雨水多的年份容易发生较重的小地老虎的灾害。
3 小地老虎的危害及发生原因
小地老虎为多食性害虫,寄主范围广,主要是幼虫危害幼苗。1-2龄幼虫将幼苗的茎基部咬断,或咬食子叶、嫩叶使整株死亡,常常造成缺苗断垄。1龄的幼虫啃食叶肉,表皮残留,呈小米粒大小的透明被害状;2龄幼虫咬成高梁粒至豆粒大小的孔洞,但仍留表皮;3龄的幼虫将叶片咬成缺刻,有的可咬断作物的嫩顶;4龄的幼虫能整齐的咬断作物幼苗的嫩茎,并拖入穴中;5-6龄幼虫进入暴食期,取食量约占整个幼虫期的95%左右,此时期的幼虫危害最大。
4 小地老虎的综合防治措施
4.1 除草灭虫
除草灭虫田间杂草是小地老虎产卵的重要场所及幼龄幼虫的食料。由于气候原因,山东半岛近几年田间杂草旺盛,为小地老虎的繁殖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环境。所以在幼虫1-2龄时要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在秋收后,及时进行深耕土地、修渠补堰;春播前,及时耕地、合理施肥灌水,推广农田化学除草,均能有效的减少田间杂草,从而减少小地老虎成虫产卵。
4.2 幼虫捕杀
幼虫捕杀的方法大体有三种:一是人工捕杀,当发现田间出现断苗后,在接近土表的位置抛开土层进行捕杀,可连续捕杀几次;二是糖醋诱捕,因为小地老虎对糖醋有趋向性。在田间放置配好的糖醋液诱杀剂。配方为糖3份、醋4份、水2份、酒1份,并加入总量0.2%的90%晶体敌百虫,分成多份,隔段距离摆放一份,此法可大量诱杀成虫。清除田园幼虫,减少越冬虫源;三是灯光诱杀,利用小地老虎成虫对光的趋向性,在田间每2.68-3.35hm2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于每年3月开灯,根据实践证明安装杀虫灯区域小地老虎为害明显减轻。
4.3 化学防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