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中小型猪场母猪饲养管理中异常现象处置
浅谈中小型猪场母猪饲养管理中异常现象处置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家一系列扶持、鼓励性政策的出台,农民养猪积极性空前高涨,中小型规模猪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母猪作为猪场一种很大的投资,其生产性能对整个养殖场效益至关重要。文章就对中小型猪场母猪饲养管理中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常见异常现象进行简单阐述并提出处置方案。
关键词:母猪;生产性能;异常现象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4-0432(2010)-07-0190-1
0 前言
母猪是整个猪场产能的源头,并且此阶段存在着许多棘手问题,主要包含缺乳、难产、便秘、不发情、肢蹄病等。这些棘手问题是母猪饲养必然会碰到的问题,也是养母猪能否赚钱的关键。
1 经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
主要是母猪哺乳期营养不良和患病所致。如卵巢机能不全、囊肿或者萎缩,严重者导致形成持久黄体。具体处置如下:
1.1 加强饲养管理
泌乳期的母猪,每天饲料需要量是2.5kg,根据其自主头数的多少相应增加饲料,每头仔猪增加0.3kg饲料。在母猪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促进发情。根据母猪膘情,适当增减运动量和光照时间,促进发情。
1.2 诱导发情
将不发情的母猪赶到公猪跟前接触半小时,连续数天。这种方法简单经济,但收效慢。或者给每头发情的母猪一次肌注3ml三合激素,一般就有95%以上的母猪发情。如果将发情的母猪配种前半小时每头一次肌肉注射促排卵素40μg,可提高产仔数37%。
2 饲料的营养价值及防治便秘
随着养殖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母猪饲养阶段的划分越来越细,管理越来越高,要求供给的日粮也越来越高,于是全价饲料和精料广泛应用于母猪。这种高、精饲喂模式直接导致母猪的便秘。所以饲料中添加合适比例的粗纤维和提供充足、干净的饮水对防治母猪便秘至关重要。其次,乳房水肿也可以导致母猪便秘,所以要积极调整体内渗透压平衡,促进肠道蠕动,消除乳房水肿。
3 难产及流产
3.1 难产
据统计,一窝仔猪中最后产出的1/4常因窒息而死亡,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仔猪的脐带较短(85cm),而母猪子宫角长度为150-200cm左右,因此,在分娩的后1/3阶段,由于脐带在未排出时已断裂。加之由于母猪疲倦、贫血、无力收缩,就无法将仔猪及时排出,仔猪在5min内即会因窒息而死亡。另外,热应激、贫血或其他疾病都易导致难产。具体处置如下:
3.1.1 改进饲料配方 给予母猪全价饲料,合理使用精饲料,减少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适量添加优良的铁制剂,增加母猪腹部的收缩能力,及时预防贫血。
3.1.2 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合理通风,减少各种应激,尤其是热应激。
3.1.3 重视母猪的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母猪舍、产房及猪体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3.1.4 分娩前后母猪生理调整 营养充足,泌乳功能正常。
3.2 流产
母猪怀孕后用药及免疫都要特别慎重,防止引起意外流产。正常的保健程序如下:
每隔4-6个月注射1次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和猪蓝耳病灭活疫苗,配种前25d注射1次猪瘟活疫苗(脾淋源)或猪瘟、猪丹毒二联苗;产前15d和40d肌肉注射仔猪大肠杆菌三家灭活疫苗,产前30d注射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或在配种前30d注射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二联活疫苗;产前21d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产前7d到产后7d,根据当地疫病发生情况,可在饲料中添加相对应的药物进行预防。
4 缺乳
据统计有42%的小猪是由于母猪缺乳而致死的。导致母猪缺乳的因素有以下3种:
4.1 乳房炎
乳房炎是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病原菌的侵入,以及造成感染的各种诱因,如外伤、环境卫生不良、饲养管理失宜、激素失调、乳房缺陷和其他疾病诱发等。
4.2 乳房水肿
根据解剖实验,发生缺乳的母猪,其乳腺组织有水肿现象。乳房水肿为母猪必然发生之生理现象,如果水肿初期不进行治疗的话,往往会转变为乳房炎,从而导致缺乳。因此要消除乳房水肿液,调整乳腺泌乳机能,促进泌乳功能正常。
4.3 细菌及病毒的感染
由于受猪场设计、用药习惯、消毒方式、环境控制的影响,旧病尚未根除,新病不断出现。因此要根据本厂免疫抗体水平的监测结果,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5 肢蹄病
造成肢蹄病的原因主要有3种:一是母猪舍的地面较滑,引起脚部紧张,造成骨骼的异常。或当母猪有良好的泌乳能力或乳量增加时,饲料中的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则会导致离乳后肢蹄病。另外,传染性关节炎可经由细菌感染而产生,导致肢蹄病的发生,这种情况必须靠勤消毒来降低发生率。第三就是蹄裂。蹄裂发生原因除了猪舍地面粗糙外,主要是因缺乏生物素。而且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