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肌内效贴紮於脑性麻痹孩童之运用
肌內效貼紮於 腦性麻痺 孩童之運用
駱逸明撰寫
腦性麻痺( CEREBRAL PALSY ),主要是因為嬰兒生產前後,大腦缺氧或外傷造成皮質受傷,
是一種非進行性的腦部病變,因大腦在發育未成熟前,某些控制動作的腦細胞受到傷害或發生病
變,所引起的運動機能障礙,造成肢體協調困難及運動功能障礙,有時傷害也會影響到其他腦部
區域,而合併視覺、聽覺、語言溝通、智能與學習發展上的障礙。尤其以動作和語言方面的障礙
較為顯著。 腦性麻痺的分類,依肢體肌肉張力來分有: (一)痙攣型:肢體肌肉張力高、肢體僵
直。(二)徐動型:肢體肌肉張力一直不斷地在改變。 (三)低張力型:肢體肌肉張力低。 (四)運
動失調型:肢體表現出來的動作不協調。 依受影響肢體來分有: (一單肢麻痺型:只有一隻手)
或一隻腳有障礙。 (二)半邊麻痺型:左邊的肢體或右邊的肢體有障礙。(三)下肢麻痺型:下肢的
障礙比上肢更顯著或更嚴重。 (四)四肢麻痺型:通常上半身比下半身嚴重。
腦性麻痺的相關治療有: (一)復健治療:由復健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
師及心理治療師等合力,讓孩童依需要接受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來提供孩童肢體有效之動作刺
激,學習正確的運動模式,抑制孩童不良之反射動作,並可用矯正器及輔具建立正確姿式,訓練
精細及準確之功能性動作,若有需要也會讓孩童接受語言治療及心理治療,來加強溝通能力,提
高認知層次,希望進而能讓孩童在日常生活中獨立自主。 (二)肌內效貼布 (kinesio tape)被廣
泛應用於國際性運動比賽,如 奧運、世界杯及亞運,另外也常 應用於臨床治療來處理肌肉骨骼的
問題。 近來在國外也 有些研究 開始探討, 肌內效貼紮 對於腦性麻痺孩童的影響, 及對腦性麻痺動
作控制改善是否也有成效。
軀體肌肉的控制不佳是腦性痲痺孩童的主要障礙, Prosser等學者在2010年的研究, 探討腦
性痲痺孩童在軀體及髖部肌肉活性的特徵,與典型發展孩童的差異。31位孩童加入研究, 15位是
腦性痲痺孩童,平均年齡 28.5個月,孩童在自行決定行走速度的行走過程中,收集 16個軀體及髖
部肌肉的肌電圖資料 來分析。結果發現與典型發展孩童比較,腦性痲痺孩童除了腹外斜肌,在軀
體及髖部所有肌肉都有較大的活化及共同活化,另外,腦性痲痺孩童肌肉活化時間與典型發展孩
童比較也有不同。這些結果意味著,腦性痲痺孩童與典型發展孩童比較,在行走時軀體及髖部肌
肉都有過度及不可逆的活化。 (Prosser, Lee, VanSant, Barbe, Lauer, 2010)
Kaya Kara等學者,於2015年的研究,探討肌內效貼紮於單側痙攣性腦性痲痺孩童在身體功
能及活性的效應, 30位腦性痲痺孩童加入研究, 隨機分配 為實驗組及控制組,實驗組接受肌內
效貼紮後 ,結果發現在快跑肌力測試,右側的側面踏階測試,坐到站,在右側膝蓋半彎下站起來,
Bruininks-Oseretsky Test of Motor Proficiency (BOTMP) gross分數,Functional
IndependenceMeasure for Children (WeeFIM) 全部分數及自我照顧分數兩組有顯著差異,因此
作者認為肌內效貼紮是一個有潛力的額外介入治療 方式,去增進腦性痲痺孩童的本體感覺回饋,
改善身體體適能,粗動作的功能及日常生活的活動能力。 (Kaya Kara et al., 2015)
ŞŞimşşek等學者在2011年的研究,探討肌內效貼紮於腦性痲痺孩童在坐姿,粗動作功能及獨
立自主功能程度的效應。將31位腦性痲痺孩童,隨機分為實驗組及控制組,實驗組接受肌內效貼
紮及物理治療8次,控制組接受物理治療,貼紮時間12週,結果發現,與開始治療前比較,實驗
組及控制組在粗動作功能評估,坐姿評估分數及獨立自主功能程度的分數都有顯著差異,但在12
週後的評估,兩組之間只有在坐姿評估分數有顯著差異,結論認為雖然肌內效貼紮只有於腦性痲
痺孩童坐姿評估分數有正面影響,在粗動作功能及獨立自主功能程度並沒有直接效應,這些結果
意味著,在臨床治療上,或許合併物理治療時,肌內效貼紮是一個有益的輔助療法。 (ŞŞimşşek,
Türkücüoğğlu, Çokal, Üstünbaşş, ŞŞimşşek, 20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