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内窥镜下高频泪道浚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鼻内窥镜下高频泪道浚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高频泪道浚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248眼)先用高频泪道治疗仪浚通鼻泪管后再自上下泪小点插入引流管两端金属条并引至鼻腔鼻泪管开口处, 内窥镜下将其取出, 硅胶管打结后留置鼻腔。术后第1 周冲洗两次, 以后每周冲洗1 次至1 个月。术后3 个月后取出引流管。结果:200例、248眼均在植管后7天内症状消失。222眼术后3个月拔管,18眼术后4个月拔管,8眼术后6个月拔管,拔管后观察3个月未见复发,鼻泪管引流通畅,手术成功率为 92%。结论:鼻内窥镜引导下高频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组织创伤小,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鼻内窥镜;高频泪道浚通;硅胶管
【中图分类号】R77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124-02
慢性泪囊炎是我国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泪囊区、眦角和结膜囊内有较多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溢泪,皮肤常有湿疹,传统手术方式是由鼻外进路,开放泪囊与鼻腔的通道, 解决了泪道堵塞, 但同时给患者留下了面部瘢痕,严重者影响容貌。近年来微创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已成为鼻眼相关外科的重要内容之一。2006年6月-2010年6月,我科应用鼻内窥镜下高频泪道浚通联合置管术,治疗200例、24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24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2006年6月-2010年6月鼻泪管阻塞患者, 其中女150 例, 男50例;年龄26~62 岁, 平均50岁。诊断依据: ①有溢泪, 脓性分泌物及慢性泪囊炎病史1年以上。②眼科检查:内眦部有结痂,半月皱壁肥大, 挤压泪囊区皮肤有溢液及分泌物。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及多次冲洗探通治疗, 反复发作。排除患者有外伤史, 面部手术史,放疗史, 眼周肿物或眼睑位置异常等。
1.2 手术设备:泪道引流管(山东福瑞达公司生产),两端带金属探针,金属探针是一种光滑的不锈钢条,远端有一球头, 直经0. 8mm , 长10cm ,具有韧性和弹性。中间为软性硅胶管相连, 全长30cm , 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组织相容性好。 WZC-Ⅲ型泪道治疗仪(昌邑市同兴科技有限公司),鼻内窥镜(杭州桐庐总厂)
1.3 方法:先用鼻内窥镜检查鼻腔,排除鼻腔畸形、息肉、肿物及其它疾病,下鼻道及上下泪点表面麻醉,常规消毒,泪囊区及鼻泪管入口处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自上下泪小点冲洗,有脓性分泌物者术前1 周每日用庆大霉素冲洗泪囊或局部滴用复方妥布霉素眼水至脓液消失。在鼻腔及下鼻道填塞地卡因麻黄素棉片, 10 分钟后用泪点扩张器扩张泪小点, 用前端有裸露约1mm 的高频泪道探针按常规泪道探通方法缓慢进针, 至阻塞处。将泪道治疗仪的极板用盐水纱布包裹后贴附于患者术侧手腕处, 治疗极与高频泪道探针连接, 轻微局部加压, 踩动仪器的脚踏开关,用高频泪道探通针电灼和碳化阻塞鼻泪管,反复浚通阻塞处3-4次,使阻塞部位足够通畅,拔出探针。分别将引流管自上下泪小点插入泪道, 探针末端向下插入鼻泪管至鼻腔开口处, 内窥镜下用专用钩钩住探头针头,取出探针至鼻腔外, 剪除探针,并把引流管两端打结后放回下鼻道。术后持续应用抗生素滴眼液3 个月。
1.4 术后第1周用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冲洗泪道2次,以后每周冲洗泪道1次至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后,泪道冲洗通畅、无自觉溢泪、眼分泌物后鼻内窥镜引导下取出引流管。术后观察放引流管后症状改善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拔管后复发情况、引流管对眼是否有刺激及有无过敏现象。
2 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术后溢泪消失, 泪道冲洗通畅无返流。有效:术后溢泪症状缓解,泪道冲洗通畅可有少量返流。无效:术后溢泪及溢脓症状无缓解,泪道冲洗不通畅有大量返流。 200例、248眼均于3-6个月后拨管, 治愈210 眼, 好转28眼, 有效率为 96%; 追踪9个月以上,212眼治愈,16眼好转, 无效 20 眼, 有效率为 92%。二者差别无显著性(u196), 认为远、 近期疗效满意。
本组病例患者术后第1天患者溢泪症状明显减轻, 无眼部刺激症状, 无过敏现象,泪小点周围的皮肤无炎症、分泌物, 少数患者有鼻腔异物感,鼻腔分泌物有血丝, 术后1 周内消失。大多数患者3个月随访期间泪道冲洗通畅, 无感染、流脓、溢泪现象,3至6个月后无流脓、溢泪, 冲洗泪道通畅后拔管,拔管后每月复查, 随访3个月未见溢泪、流脓现象, 泪道冲洗保持通畅。但仍有少数患者泪湖处仍有较多泪液积存,但未见溢出。考虑为泪点的虹吸作用或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