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组制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 .ppt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组制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 .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组制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图3-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示意图 文献报道:紫外可见光谱的两个重要特征 ?max, ? 例:λmaxEt = 279 nm (? 5012 lg ? =3.7) 主要有四种跃迁类型 跃迁所需能量为: σ→σ* ? n→σ* ?π→π* ? n→π* (3)π→π*跃迁 π电子跃迁到反键π* 轨道所产生的跃迁,这类跃迁所需能量比σ→σ*跃迁小,若无共轭,与n→σ*跃迁差不多。200nm左右 吸收强度大,?在104~105范围内,强吸收 若有共轭体系,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相当于200~700 nm 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发生π→π*跃迁 C=O , C=C, C≡C (4) n→π*跃迁 n电子跃迁到反键π* 轨道所产生的跃迁,这类跃迁所需能量较小,吸收峰在200~400 nm左右 吸收强度小,?<102,弱吸收 含杂原子的双键不饱和有机化合物 C=S O=N- -N=N- 例:丙酮 λmax=280 nm n→π*跃迁比π→π*跃迁所需能量小,吸收波长长 常用的是π→π*跃迁和n→π*,这两种跃迁都需要分子中有不饱和基团提供π轨道。 n→π*跃迁与π→π*跃迁的比较如下: π→π* n→π* 吸收峰波长 与组成双键的 有关 原子种类基本无关 吸收强度 强吸收 104~105 弱吸收 <102 极性溶剂 向长波方向移动 向短波方向移动 2、 常用术语 发色团——含不饱和键基团,有π键 含有不饱和键,能吸收紫外可见光,产生 n→π* 或π→π*跃迁的基团称为发色团 助色团——含杂原子的饱和基团 一些本身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无吸收,但能使生色团吸收峰红移,吸收强度增大的基团称为助色团 长移与短移 ——向长波方向移动叫红移 ——向短波方向移动叫蓝移 例: 吸收带—吸收峰在吸收光谱上的波带位置 (1)R 吸收带: n→π*跃迁 特点:a 跃迁所需能量较小,吸收峰位于 200~400nm b 吸收强度弱, ? <102 (2)K 吸收带: 共轭双键中π→π*跃迁 特点:a 跃迁所需能量较R带大,吸收峰位 于210~280nm b 吸收强度强, ? ? 104 随着共轭体系的增长,K 吸收带长移, 210 ~ 700nm ? 增大。 例: λmax ? 1-己烯 177 104 1.5-己二烯 178 2×104 1.3-己二烯 217 2.1 × 104 1.3.5-己三烯 258 4.3 × 104 K 吸收带是共轭分子的特征吸收带,可用于判断共轭结构——应用最多的吸收带 E 吸收带:π→π*跃迁 E1=185nm 强吸收 ? 104 E2=204 nm 较强吸收 ? 103 小结: R带 n→π* 弱吸收 K带 π→π*强吸收 共轭 B带 π→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